总管

历史知识

总管怎么写好看

总管怎么写好看

官名。(1)地方高级军政官员。东魏静帝武定六年(548)始置。西魏亦置。北周帝即位时,陇右已置总管府。明帝武成元年(559)正式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加使持节,管理辖区军政民政,总管之设遂成定制。所辖区域增减无常,一般辖数州,多者可达数十州。隋及唐初因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其品秩分三等:上总管视从二品,中总管视正三品,下总管视从三品。边镇大州或置大总管。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名都督、大都督。辽代北面边防官、南面军官有诸兵马都总管、副总管、五州都总管等;金代诸路总管府设都总管(府尹兼领,正三品)、同知副总管(从四品)、副都总管(正五品),兼掌军事民政法。元代诸路设都总管、总管,位次达鲁花赤,上路正三品,下路从三品,管理民政。清顺治十七年(1660)定驻防江南、浙江两处的“昂邦章京”汉名为总管,为总当地驻防八旗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康熙二年(1663)改名“将军”。热河察哈尔、山海关亦曾置,后改置都统副都统。又,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新疆伊犁将军、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属官有总管(正三品)、副总管(正五品),掌分理营务,兵驻防,协领军政事务。(2)军事统帅。北周、隋及唐初有行军大总管、行军总管,为军队出征时临时委派的统帅。唐高祖武德七年(624)诸州总管改名都督后,出征将帅仍称总管。五代或置。后唐石敬瑭曾任蕃汉马步军都总管,为最高军事统帅。北宋初期军队出征置行营都部、副都部署为统帅,屯驻、驻扎各地的禁军亦各置都部署、副都部署统领,官位较低、辖区较小、统兵较少者称部署、副部署,皆临时委派。后渐成定制,划定辖区,设于诸路、府、州,由驻地行政长官兼任,管理驻防禁军屯戍、攻防、训练、赏罚之事,为军事差遣,后因避英宗赵曙讳,改称马步军都总管、副都总管、总管、副总管,事权甚重。神宗改制,实行将兵法后,除兼任将官者外,渐成闲职。钦宗时一度设东、南、西、北道都总管,分领四方勤王兵。南宋初、中期仍为闲职,后期在一部分地区复为统兵官。金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攻宋,于诸统制、左右领军大都督下设三十二总管,各统营兵,冠以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军、威勇等名号。(3)管理专门事务的官员。元代宫廷、兵部工部和各路下皆设,为诸总管府长官,品秩由正三品至从四品不等(参见“总管府”)。清代内务府理藩院宗人府太仆寺、步军统领衙门等署皆置为属官,分掌具体事务,如陵寝总管、围场总管、盘山行宫总管、宗学总管、信炮总管等,员额、品秩不等,为低级官员。满名“乌赫哩达”。(4)元代后期僧官。文宗至顺二年(1331)立诸广教总管府,置为长官,以僧人充任,分领各地僧尼之政。顺帝元统二年罢。(5)清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满名“乌赫哩达”。设正、副,选各族上层人物充任,在各地驻防将军、都统、大臣统辖节制下,管本族事务。蒙古之察哈尔、额鲁特、明阿特、扎哈沁、乌梁海各部旗,伊犁、黑龙江将军所属之锡伯、索伦、达呼尔、鄂伦春、巴尔哈等,皆行其制。(6)总管大臣、总管太监的简称。

词语分解

  • 总管的解释 1 ∶全面管理;主管校内事务一时无人总管2 ∶旧时富豪人家管理奴仆或事务的人3 ∶古代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4 ∶供水给辅助支管或将辅助支管的水排走的管道
  • 总的字典解释 总 (總) zǒng 聚合,聚在一起:总之
  • 管的字典解释 管 guǎn 吹奏的乐器:管乐器

历史知识推荐:柘湖

在今上海市金山区东南张堰镇一带。秦于此置海盐县。后沦为湖。宋史·河渠志列为秀州境内四大湖泊之一。元后渐淤。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总管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