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

历史知识

动静怎么写好看

动静怎么写好看

中国哲学名词。指运动与静止、变与不变的关系。源出《易·艮·彖》:“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意为动静应以时间条件的变化为转移,才符合事物的规律(“道”)。三国王弼将《周易》与《老子》互相比附,提出:“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老子注》十六章)认为本体是永恒静止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起源于静止。魏晋玄学各派的动静观基本上与此说雷同。唐法藏以“动时正静,静时正动”(《华严经义海百门》)的命题,宣称动静互相包容,两者之间无确定的界限。北宋张载反对玄学和佛学的动静观,认为“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猜测到天体运转的动力为物质本身所固有,非由外力的推动。南宋朱熹认为“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太极图说注》),以“太极(理)”为动静之主。明清之际王夫之猜测到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提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思问录·内篇》),对古代思想家的动静观作了批性的总结。

词语分解

  • 动静的解释 1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2 ∶ 消息;情况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水浒传
  • 动的字典解释 动 (動) dòng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动
  • 静的字典解释 静 jìng 停止的,与“动”相对:静止

历史知识推荐:通鉴纲目释地纠谬

书名。清张庚撰。六卷,补注六卷。明人曾作纲目集览、纲目质实两书,所释地理,谬误颇多。庚乃据胡三省通鉴注及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诸书,撰为是书,以正两书之失。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动静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