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闻南河,与此无二致

乾隆阅永定河堤因示直隶总督方观承

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阅永定河堤因示直隶总督方观承》

全文:
水由地中行,行其所无事。
要以禹为师,禹贡无堤字。
后世乃反诸,祗惟堤是贵。
无堤免冲决,有堤劳防备。
若禹岂不易,今古实异势。
上古田庐稀,不与水争利。
今则尺寸争,安得如许地。
为堤已末策,中又有等次。
上者禦其涨,归漕则不治。
下者卑加高,堤高河亦至。
譬之筑宽墙,于上置沟渠。
行险以侥幸,几何其不溃。
胡不筹疏浚,功半费不赀。
因之日迁延,愈久愈难试。
两日阅永定,大率病在是。
无已相咨询,为补偏救弊。
下口略更移,取其趋下易。
培厚或可为,加高汝切忌。
多为减水坝,亦可杀涨异。
取土于河心,即寓疏淤义。
河中有居民,究非久长计。
相安姑弗论,宜禁新添寄。
条理尔其蘉,大端吾略示。
桑乾岂巨流,东手烦计议。
隐隐闻南河,与此无二致
未临先怀忧,永言识吾意。

乾隆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南河

(1).古代称 黄河 自今 潼关 以下由西向东流的一段为 南河 。《书·禹贡》:“浮于 江 沱 潜 汉 ,逾于 洛 ,至于 南河 。”《史记·五帝纪》:“ 舜 让辟 丹朱 於 南河 之南。” 张守节 正义:“ 河 在 尧 都之南,故曰 南河 。《禹贡》‘至于 南河 是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 东汉 兴 唐 历, 南河 復 禹 谋。”

(2). 清 以前 黄河 自今 内蒙古 巴彦高勒镇 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 黄河 正流,当时为支流,称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3).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总督为 江南 河道总督,掌管防治 江南 (今 江苏 、 安徽 两省)境内的 黄河 、 运河 、 洪泽湖 、 海口 等。时称总督为 南河 总督,所管理诸河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东河 ”。

(4).星名。属井宿,共三星。《晋书·天文志》:“南河、北河各三星,夹东井。”参见“ 北河 ”。

二致

(1).指仁与孝。《后汉书·延笃传》:“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復銖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 李贤 注:“二致,仁、孝也。”

(2).不一致;两样。《宋史·儒林传二·周尧卿》:“其学《春秋》,由 左氏 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五节:“一个朝代里,政治有治有乱,本质并无二致。”

乾隆名句,阅永定河堤因示直隶总督方观承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