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溪山忽成别,几见江梅飞白雪

王冕寄太素高士

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王冕的《寄太素高士》

全文:
我昔扁舟上耶溪,寻君直过丹井西。
长松月冷啼子规,春风满地芳草齐。
楼殿玲珑金碧涌,钟声不出松云重。
老猿掬涧山影乱,翠禽啄露岩花动。
此时相见不作难,握手笑上松花坛。
坛下十万青琅轩,空阴漠漠常风寒。
我对青山论今古,青山茫茫无一语。
知其与我忘尔汝,石瓢酌我云根乳。
冷然使我肝胆清,飘裾欲度浮云轻。
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
回首溪山忽成别,几见江梅飞白雪
洞庭湖上听夜雨,仲宣楼头望明月。
茕茕对景伤古情,寸心欲吐书难凭。
何当相晤一抵掌?与君细看真兰亭。

王冕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王冕回首溪山忽成别,几见江梅飞白雪书法作品欣赏
回首溪山忽成别,几见江梅飞白雪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几见

(1).谓见之不久。《诗·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郑玄 笺:“人君内善其身,外修其德,居无几何,可以立功。犹是婉孌之童子,少自脩饰,丱然而稚,见之无几何,突耳加冠为成人也。”

(2).何曾见,少见。 明 高攀龙 《讲义·我未见好仁章》:“几见好富贵的都好得来,恶贫贱的都恶得去……几见有好仁而好不来,恶不仁而恶不去者。”

江梅

一种野生梅花。 宋 范成大 《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元 张雨 《喜春来·除夜玉山舟中赋》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溅溅漱玉沙。” 清 张锡祚 《题美人岁朝图》诗:“和气散林皋,江梅香满屋。” 沉尹默 《玉楼春》词:“垂垂又见江梅发,空醉刚圆杯底月。”

飞白

(1).亦作“ 飞白书 ”。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 东汉 灵帝 时修饰 鸿都门 ,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 蔡邕 见后,归作“飞白书”。这种书法,笔画中丝丝露白,像枯笔所写。 汉 魏 宫阙题字,曾广泛采用。 唐 张怀瓘 《书断》上:“飞白者, 后汉 左中郎将 蔡邕 所作也。 王隐 、 王愔 并云:飞白变楷製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径丈,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 唐 李绰 《尚书故实》:“飞白书始於 蔡邕 ,在 鸿门 见匠人施堊箒,遂创意焉。”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萧子云 飞白大书‘萧’字,至今‘萧’字存焉。” 清 赵翼 《王述庵道经毘陵停舟话旧》诗:“焚黄詔特荣先垄,飞白书应起赐楼。”

(2).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好写起人形,欲图 殷荆州 。 殷 曰:‘我形恶,不烦耳。’ 顾 曰:‘明府正为眼尔,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万机之暇,无所翫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凡飞白以点画象形物,而点最难工。” 清 钱谦益 《戏题万户部小像》诗:“ 荆州 恰好添飞白, 子夏 何妨戴小冠。”

(3).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白,指“白字”,“飞白”就是故意写白字。是明知其错而有意仿效的一种修辞方法。

王冕名句,寄太素高士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