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事臣寮下玉阶,舍人承旨殿东来

魏了翁后殿侍立三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后殿侍立三首》

全文:
奏事臣寮下玉阶,舍人承旨殿东来
一声门外无公事,皇帝还宫侍卫回。

魏了翁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魏了翁奏事臣寮下玉阶,舍人承旨殿东来书法作品欣赏
奏事臣寮下玉阶,舍人承旨殿东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奏事

(1).向皇帝陈述事情。《史记·汲郑列传》:“上尝坐武帐中, 黯 前奏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 黄宗旦 晚年病目,每奏事,先具奏目,成诵於口。”

(2).指向丞相陈述事情。《史记·张丞相列传》:“ 魏丞相 相 者, 济阴 人也。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诸吏带剑,带剑前奏事。”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白事丞相,亦可谓之奏事。《魏相传》‘带剑奏事’是也。”

(3).向皇帝奏陈的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宦者輒从輼凉车中可其奏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诸奏事及公卿较议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輒分解趣理,各得其情。”

臣寮

(1).同“ 臣僚 ”。 宋 苏洵 《议修礼书状》:“后闻臣寮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芟去,无使存録。”《明史·邹缉弋谦等传赞》:“ 明 自 太祖 开基,广开言路,中外臣寮,建言不拘所职,草野微贱,奏章咸得上闻。”

(2).犹僚属。 唐 元稹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张公碑文》:“ 元和 之二年, 润 帅 錡 求覲京师。既许之,不克覲。辱中贵人,杀其臣寮以令下。”

玉阶

亦作“ 玉堦 ”。 1.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亦为台阶的美称。《文选·班固<西都赋>》:“玄墀釦砌,玉阶彤庭。” 张铣 注:“玉阶,以玉饰阶。” 汉 班婕妤 《自悼赋》:“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緑草生。” 唐 李白 《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苏曼殊 《饮席赠歌者》诗:“玉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

(2).指朝廷。《文选·张衡<思玄赋>》:“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嶢峥。”旧注:“玉阶,天子阶也。言我虽欲去,犹恋玉阶不思去。”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禾黍生於庙堂,榛莠秀乎玉阶。” 唐 岑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金鏁晓鐘开万户,玉堦仙仗拥千官。” 明 文徵明 《丁巳元日》诗:“万炬列星仙杖外,千官鸣珮玉阶前。”

舍人

(1).官名。《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灋掌其出入者也。”本宫内人之意,后世以为亲近左右之官。 秦 汉 有太子舍人,为太子属官; 魏 晋 以后有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 隋 唐 又置起居舍人,掌修记言之史,置通事舍人,掌朝见引纳; 明 清 内阁中书科设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此外, 宋 有阁门宣赞舍人, 元 有直省舍人、侍仪舍人, 明 有带刀散骑舍人,则皆为近侍武职。

(2). 战国 及 汉 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战国策·楚策四》:“ 李园 求事 春申君 为舍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藺相如 者, 赵 人也。为 赵 宦者令 繆贤 舍人。”《汉书·王莽传上》:“其令公奉、舍人、赏赐皆倍故。” 颜师古 注:“舍人,私府吏员也。”

(3). 宋 元 以来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 元 无名氏 《碧桃花》楔子:“小生不是歹人,是隔壁县丞衙里的舍人 张道南 。”《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小人姓 贾 名 石 ,是 宣府卫 一个舍人。” 清 洪昇 《长生殿·禊游》:“老旦扮卖花娘子,小生扮舍人。”

承旨

(1).亦作“ 承指 ”。逢迎意旨。《韩非子·八奸》:“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侍御史以为 光 望不受女,承指劾 德 诽谤詔狱,免为庶人。” 晋 张华 《博物志·杂说上》:“ 王莽 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验。”

(2).接受圣旨。《新唐书·百官志二》:“ 许敬宗 、 李义甫 为相,奏请多畏人之知也,命起居郎,舍人对仗承旨,仗下,与百官皆出,不復闻机务矣。”

(3).官名。 唐 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 宋 元 仍其制。 元 赵孟頫 曾为此官,世称 赵承旨 。 明 废。参阅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又 五代 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 宋 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魏了翁名句,后殿侍立三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