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方驾别车,去即三山巅

张守方时敏倅浚归浙江待次送行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张守的《方时敏倅浚归浙江待次送行》

全文:
嶷嶷玄英孙,闻风自鄞川。
朅来苕霅间,王事亦复联。
相遇一倾盖,论交即忘年。
开口见城府,落笔生云烟。
寻春五亭岸,钓月双溪船。
杯行各酣适,箕踞忘拘牵。
放辞发奇伟,搜句穷镵镌。
我时怯欲降,退壁常自坚。
俯首试外台,一矢双雕连。
联镳仲与季,三秀来差肩。
群隽为辟易,拱手不敢前。
折箠破大敌,未足烦戈鋋。
风低忽垂翅,信命付诸天。
公飞东阳舄,我访兰亭贤。
双鱼数流问,五马方荐延。
摄事古山阴,晤语复粲然。
禅心扣空寂,蔬饭捐荤膻。
一洗尽玷缺,皎皎尺璧圆。
继从甘陵游,假道仍周旋。
飘零我蓬转,渠敢自意全。
邂逅凤凰阙,公亦仍迍邅。
宦学旧辈行,金狨覆文鞯。
以及后来秀,青云各联翩。
公方驾别车,去即三山巅
俟期下吴越,寄迹无一廛。
尚及秋风残,饱脍鲈鱼鲜。
我陋不足数,生理亦可怜。
尔来犯不韪,策足英俊躔。
文羞白羽扇,中岂青铜钱。
家风故不恶,蹇步徒加鞭。
迷途得蹭蹬,奄奄如寒蝉。
别公起归思,端欲驱其先。
经营一囊粟,攀附嗟无缘。
擿耳听知音,拂拭朱丝弦。
一札行亦驰,两桨定复还。
阔步白玉堂,一挥笔如椽。

张守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方驾

(1).两车并行。《后汉书·马防传》:“ 临洮 道险,车骑不得方驾。” 晋 陆机 《拟青青陵上柏》诗:“方驾振飞轡,远游入 长安 。” 唐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同游祕府日,方驾直城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 周天元 如 洛阳 ……仍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輒加谴责,人马顿仆,相及於道。” 胡三省 注:“方驾,并驾也。”

(2).比肩;媲美。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 ;英跱俊迈,联横 许 郭 。”《北史·周纪论》:“黷武穷兵,虽见讥於良史;雄图远略,足方驾於前王。”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五:“窃攀 屈 宋 宜方驾,恐与 齐 梁 作后尘。”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律选》:“入 宋 则古文古诗,皆足方驾 汉 唐 。”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二八:“ 小山 矜贵有餘,但可方驾 子野 、 方回 ,未是抗衡 淮海 也。”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张守名句,方时敏倅浚归浙江待次送行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