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有可报身则许,此地正是酬恩所

王佐(汝学)牛报恩斗虎歌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佐(汝学)的《牛报恩斗虎歌》

全文:
奉亭山前牛斗虎,虎始张威牛正怒。
双目炯炯血欲注,口鼻渤渤沫喷雨。
一尾直下贴两股,四蹄插地裂后土。
猛气百倍前无禦,坐看虎威顿消阻。
问之此牛报恩主,毫涓毛血恩主与。
主人得病家贫窭,鬻牛酬医向屠估。
屠牛坦刀三四鼓,牛兮觳觫待髋斧。
恩主见牛怅而怃,释牛舍资一无取。
人牛两欣恩泽普,牛思报之不能语。
苟有可报身则许,此地正是酬恩所
恩重身轻何由补,不知其身宁有虎。
世人尝道恩难负,临难相期在何处。
呜呼,牛而人兮人也虎,忍以牛肉为鼎俎。

王佐(汝学)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报身

佛教语。三身之一。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 唐 白居易 《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偈铭》:“师既疾亟,四大将坏,无恋著念,无厌离想。郡太守、门弟子进医馈药者数四,师頷之云:‘报身非病,焉用是为?’言讫,趺坐,恬然就化。”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读<坛经>》:“试以喻眼:见是法身,能见是报身,所见是化身。何谓见是法身?眼之见性,非有非无。无眼之人,不免见黑,眼枯睛亡,见性不灭。”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酬恩

谓报答恩德。 唐 罗隐 《青山庙》诗:“市簫声咽跡崎嶇,雪耻酬恩此丈夫。” 宋 沉括 《谢进守令图赐绢表》:“生负素志,不能效力於当年;没而有知,尚期酬恩於瞑目。”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杏园题名》:“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锦袍。”

王佐(汝学)名句,牛报恩斗虎歌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