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虫变化为阴阳,

鲍溶采珠行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鲍溶的《采珠行》

全文:
东方暮空海面平,骊龙弄珠烧月明。
海人惊窥水底火,。
百宝错落随龙行。
浮心一夜生奸见,月质龙躯看几遍。
擘波下去忘此身,迢迢谓海无灵神。
海宫正当龙睡重,。
昨夜孤光今得弄。
河伯空忧水府贫,天吴不敢相惊动。
一团冰容掌上清,四面人入光中行。
腾华乍摇白日影,。
铜镜万古羞为灵。
海边老翁怨狂子,抱珠哭向无底水。
一富何须龙颔前,千金几葬鱼腹里。
鳞虫变化为阴阳,
填海破山无景光。
拊心仿佛失珠意,此土为尔离农桑。
饮风衣日亦饱暖,老翁掷却荆鸡卵。

鲍溶诗词大全

参考注释

鳞虫

体表有鳞甲的动物,一般指鱼类和爬行类。《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顺逆》:“恩及鳞虫,则鱼大为。” 唐 白居易 《汎渭赋》:“彼鳞虫兮与羽族,咸知乐而不知惠。” 清 丘逢甲 《前诗多见和者所怀未尽复次前韵》:“鳞虫圣者龙,乃独崇明禋。” 王闿运 《御夷论》:“若夫开山海以招鳞虫,假冠裳而饰犬蛇,趋利如騖。”

变化

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礼记·中庸》疏

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鲍溶名句,采珠行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