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共攀跻此地来骚人墨客 三山相揖让何处访玉树琼枝

名胜镇江12字对联

对联全文

上联:绝顶共攀跻此地来骚人墨客
下联:三山相揖让何处访玉树琼枝

对联备注:

(镇江:李耆卿题玉蕊亭)

参考注释

绝顶

(1) [sublime]∶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

聪明绝顶

(2) [supreme]∶最高级的;最高程度

如此绝顶的漂亮

攀跻

亦作“ 攀隮 ”。犹攀登。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休动磊落,业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当清宵梦,髣髴愿攀躋。” 宋 陆游 《宿上清宫》诗:“盘蔬采掇多灵药,阁道攀隮出半空。”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余读相国之诗,雄健峭削,如长松千寻,孤峯万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经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骚人墨客

[poets and writers] 骚人: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泛指诗人。墨客:文人。指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相揖

(1).拱手行礼。《礼记·杂记下》:“相揖也,哀次而退。”《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过了月餘,只见一人相揖道:‘今日是员外生辰,小道送疏在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遥见一叟喜曰:‘适遇此老,子之福也。’举手相揖,叟邀过诣其所。”

(2).交手于胸前为礼。《说郛》卷八引 宋 文惟简 《虏廷事实》:“ 契丹 人交手于胸前,亦不作声,是谓相揖。”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玉树琼枝

(1).形容树木华美。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闕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冰心 《集外·庄鸿的姊姊》:“他便走到窗下,掀起窗帘,看了一看,回头笑说:‘是不是庭院里的玉树琼枝?’”

(2).喻贵家子弟。 明 杨珽 《龙膏记·砥节》:“愁肠种种,种种难消受。我是玉树琼枝,到做风中飞柳,堪忧。”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诗词推荐

对联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