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寺

历史事件

九寺怎么写好看

九寺怎么写好看

合称。寺之长为卿,故九寺又称九卿。秦汉通常以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为九卿,实即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从汉代起,又设尚书分曹治事,后职权益重,至隋唐时演变为六部。六部、九卿分理政务和事务,同为中央政权机关的组成部分。宋、肖齐和肖梁初年无九卿之名。梁武帝天监七年(公元508年)有十三卿之设:以太常、宗正、农三卿为春卿;太府、少府、太仆三卿为夏卿;尉、廷尉、大匠为秋卿;光禄、鸿胪、太舟为冬卿。承梁制。北朝将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列为九寺。隋唐因之。各寺主要职能如下: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光禄寺掌酒醴、膳羞之事;卫尉寺于北朝掌禁卫甲兵,隋唐时则掌器械文物之事;宗正寺掌皇帝族亲属籍;太仆寺掌厩牧、车舆之事;大理寺掌折狱详刑之事;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司农寺掌仓储委积之事;太府寺掌财货、廪藏、贸易之事。各寺长官为卿,下有少卿、丞、主簿、录事等官。各寺下辖若干署或类似机构,分理各项事务。各寺废置历代不一。其中太常、太仆、光禄、大理、鸿胪等寺历代沿置,清末废。宗正寺至明朝改称宗人令,清朝称宗令,清末废。少府寺于元朝废省,明初虽一度复设,旋仍归并工部,清代则归内务府。司农寺于明初废除,其职掌并入户部。卫尉寺亦废于明朝。

词语分解

  • 九寺的解释 指九卿的官署。晋书·荀勖传:“若欲省官,私谓九寺可并於尚书,兰臺宜省付三府。”隋书·百官志中:“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僕,大理,鸿臚,司农,太府,是为九寺。”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会府台司·九寺:“ 汉 以来,九卿所治之府,谓之九寺, 后魏 始有三府、九寺之称,然通其名,不连官号。其以官名寺,自 北齐 始也。”
  • 九的字典解释 九 jiǔ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 寺的字典解释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事件推荐:曹锟贿选

1922年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独霸了**。1923年10月,直系军阀头子曹锟为了制造“合法”的假象,上演了贿选总统的丑剧。曹锟为了把自己“选”为总统,采取高价收买和武力胁迫的手段,一面用四十万元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九寺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事件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