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 文言文 时间:2023-04-13 11:27:05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10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布衣之怒⑵以头抢地耳⑶长跪而谢之曰⑷寡人谕矣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未尝闻也尝趋百里外B.休祲降于天行者休于树

C.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D.先生坐满坐寂然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4:结合句子的内容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⑴ 平民 ⑵撞 ⑶道歉 ⑷明白,懂得

小题2:(2分)A

小题3:(2分)韩国、魏国灭亡了,但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意对即可)

小题4:(2分)增强语气,表现秦王对布衣之怒的鄙视。(只答增强语气给1分)

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谢古今异义,这里是道歉。

小题2:试题分析:A中二者都是曾经;B:吉兆/休息;C:白色/平素;D:坐下/满座的人

小题3: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存徒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4:试题分析: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要了解用词之美,这里亦 耳语气词,增强语气,表现秦王对布衣之怒的鄙视。

标签: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很方便。

公众号公众号
0

精彩资源:

  • 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陈太丘与友期》

    2023-05-31 12:35:54
  • “欧阳玄,字原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2-05-20 13:09:19
  • 《人有负盐负薪者北史》文言文翻译

    2023-02-17 06:34:44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2022-09-03 13:05:20
  • 吹面不寒杨柳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2023-03-20 13:15:49
  •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3-05-07 03:39:46
  • 《墨池之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2-10-21 14:39:32
  • 苏轼《叶嘉传》原文及翻译

    2022-09-05 11:38:56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晋平公游于河

    2022-12-13 07:59:01
  • 初中古诗词十首翻译赏析

    2023-01-14 00:41:41
  • 韩愈《马说》文言文注释

    2022-05-26 01:47:12
  • 《晋书·祖纳传》原文及翻译

    2022-02-25 23:28:49
  • 文言文阅读提升练习题

    2022-08-26 12:16:34
  • 勤勉之道的文言文以及答案

    2022-05-05 02:31:45
  • 中考古诗词之《夜雨寄北》赏析

    2022-09-28 16:11:21
  • “郑善果,郑州荥泽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2022-06-24 20:26:10
  • 《师旷问学》文言文翻译

    2022-05-26 22:13:06
  •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2-06-24 17:07:28
  • 《后汉书·贾复传》原文及翻译

    2022-03-16 04:15:04
  • 诚信的文言文名言

    2022-09-26 05:39:49
  •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词典网 语文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