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语文 文言文 时间:2022-09-17 21:56:02 

文言文《伤仲永》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理念】


尽力挖掘文章美点,找出最佳途径让学生直接接触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丰富文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特别是要注重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散文的一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问”三个片断,依次写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之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在这部分中,作者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然众人矣”。第二部分是议论,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启人心扉。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初步具备了自学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思维、丰富的活动感知文情、理解文理,从而完成对本课的学习。

【教学理念】

教学目的

1、德育点:

理解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以及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能力点:

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知识点:

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释题导入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20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做官后,向朝廷上wan6*6*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

本文题目中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析读课文

1、朗读课文:

2、翻译课文:

学生一人一句轮译,要讲清重点词语;教师适当点拨、补充注释:

隶:属于。(“世隶耕”)

尝:曾经。(“未尝识书具”)

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父异焉”)

书:动词,写。(“即书诗四句”)

为:动词,题上。(“并自为其名”)

是:这。(“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完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或:有的人。(“或以钱币丐之”)

利: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利。(“父利其然也”)

然:这样。(“父利其然也”)

从:跟从。(“从先人还家”)

还:回家。(“还自扬州”)

贤:比……好,优秀。(“贤于材人远矣”)

卒:最终。(“卒之为众人”)

且:况且。(“且为众人”)

固:本来。(“固众人”)

自:① 自己。(“并自为其名”)② 从: (“还自扬州”、“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稍稍宾客其父”)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概括段意: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4、问题发掘:

⑴ 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目的是什么?

(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⑵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第一层: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第二层: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

⑶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其父负其利不使学)

⑷ 第三段议论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⑸ 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吕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那么,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5、课文归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⑴ 《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是__________因惋惜方仲永而写的一篇短文。“伤”,这里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意思。文章阐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________,才能不断进步;________则必然才智枯竭,最终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⑵ 从体裁来看,《伤仲永》属于_________。文章明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提出作者的见解。

2、语段阅读理解: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⑴ 给第②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⑵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A、世隶耕

B、自为其名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泯然众人矣

E、不能称前时之闻

F、传一乡秀才观之

⑶ 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⑷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② 父利其然也。

⑸ 文中有三个字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这三个字是:____、____、____。

⑹ 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又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

⑺ 课文中的哪些话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

⑻ 对本文的写作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夹叙夹议、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

② 寓事于理、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

③ 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

⑼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

② 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③ 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④ 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

⑤ 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才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大有作为。

五、巩固拓展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课外阅读:

魏文侯问狐卷子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寡人问此五者于子,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 ”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拘。兄贤不过舜,而象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

⑴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

父贤足恃乎?

兄贤不过舜,而象放。

寡人问此五者于子。

君欲治,从身始。

⑵ 判断下面加粗的词古今是否同义并解释:

父贤不过尧。

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

⑶ 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寡人问此五者于子。

兄贤不过舜,而象放。

⑷ 魏文侯从父、子、兄、弟、臣五个方面向狐卷子提问,狐卷子列举了哪些历史人物对答?

父──

子──

兄──

弟──

臣──

⑸ 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⑹ 联系本文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附: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看了。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标签: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很方便。

公众号公众号
0

精彩资源:

  • 文言文复习杀身成仁

    2023-04-08 08:27:52
  • 左思传文言文翻译

    2022-10-12 00:40:20
  • 春望文言文翻译

    2023-05-03 00:35:34
  • 文言文教学方案设计

    2022-11-11 03:53:53
  • 陈继儒《微道人生圹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2022-09-28 21:41:29
  • 沈德潜《范文正公祠堂记》原文及翻译

    2023-07-11 21:12:23
  • 陆绩怀橘文言文注释

    2022-10-02 03:35:52
  • 黄履庄的文言文及答案

    2022-11-04 11:49:28
  • 《明史·刘元珍传》原文及翻译

    2021-07-01 22:28:37
  • 擒贼先擒王的文言文的注解

    2023-02-02 16:30:57
  • 刘平传文言文阅读

    2022-05-06 10:18:07
  • 《宋史·郑侠传》原文及翻译

    2022-08-13 10:36:24
  • 指导学生用评点法阅读文言文参考

    2022-09-23 17:33:24
  • 拉近文言文学习距离

    2023-03-07 13:31:12
  • 文言文卫玠字叔宝阅读试题训练

    2022-11-28 01:59:26
  • 文言文史记乐书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2023-03-05 22:14:27
  • 《细柳营》(二)原文及翻译

    2021-02-09 13:28:41
  • 谈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2023-05-29 14:17:58
  • 祈梦决狱的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

    2022-12-24 22:41:58
  • 自见之谓明文言文翻译

    2023-04-06 22:17:48
  •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词典网 语文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