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作者:王迈 朝代:宋代

兰花原文

见山堂里小春寒,觞政诗囊甚有欢。
重客分明知小李,美人自在写猗兰。
直须博都去纫佩,只欠香来劣可餐。
菊磵一枝光洒落,不妨人作易芳看。

诗词问答

问:兰花的作者是谁?答:王迈
问:兰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迈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録其( 赵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

(2).隐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组 《艮岳赋》:“傚隐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帮会的组织机构。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这(哥老会)两个山堂,在 长江 的势力算为最大。”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绪言:“当时天地会山堂分立,缺乏统一指挥。”

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春寒料峭

冬暖易春寒

觞政

(1).酒令。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魏文侯 与大夫饮酒,使 公乘不仁 为觴政。”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卷十:“觴政,酒令也。酒纠,监令也,亦名甌宰,亦名觥録事。”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素云 双目闪闪,听良久,曰:‘觴政儂颇嫻习,从未闻有斯令,愿受教。’”

(2).借指宴会。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市长很精干,主持觞政,甚有条理。”

诗囊

贮放诗稿的袋子。语本 唐 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宋 陆游 《病中偶得名酒小醉作此篇是夕极寒》诗:“诗囊羞涩悲才尽,药裹纵横觉病增。” 清 周亮工 《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难从酒伴浮三雅,自解诗囊咏七哀。” 梁启超 《腊八小饮》诗:“客怀澒洞诗囊窄,乡思低迷粥鼓遥。”

重客

犹贵客。《史记·高祖本纪》:“ 沛中 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 陶潜 彭泽 ,自得高人; 王吉 临邛 ,仍延重客。” 清 王晫 《今世说·惑溺》:“﹝ 邵弥 ﹞与人饮,不半升,頽然就睡,虽坐有重客弗顾。”

明知

知道得很清楚

明知故问

小李

扒手名。后引申谓扒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小李》:“ 蜀 人以交子贸易,藏腰间,盗善以小刃取之稠人中如己物……此即今京师小李之类。‘小李’云者,意为昔时此贼之首,犹健讼所云 邓思贤 耳。” 明 无名氏 《齐天大圣》第三折:“则为俺 齐天圣 无廉无耻盗仙丹做了小李。” 清 沉涛 《瑟榭丛谈》卷下:“近世窃钩之徒窜身都市,潜於人丛中割取佩物,俗呼剪綹……京师则称为小李。”

美人

(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自在

(1) 自由;无拘束

自在娇莺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唐· 李咸用《游寺》

(2) 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猗兰

(1). 汉 殿名。相传 汉武帝 诞生前,父 景帝 梦赤彘从云中而下,入 崇兰阁 ,因改阁名为 猗兰殿 。后 武帝 生于此殿。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唐 杨炯 《幽兰赋》:“ 楚襄王 兰臺 之宫,零落无丛, 汉武帝 猗兰 之殿,荒凉几变。”借指帝业。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仙李蟠根大, 猗兰 奕叶光。” 杨伦 笺注:“《汉武故事》:‘帝以七月七日旦,生於 猗兰殿 。’”

(2).古琴曲《猗兰操》的省称。 明 王守仁 《龙潭夜坐》诗:“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 北 江 南无限情。” 明 徐霖 《绣襦记·试马调琴》:“再弹一曲《猗兰》如何?”参见“ 猗兰操 ”。

(3).喻情操高洁之士。 清 杜岕 《将之吴门述怀呈荔轩》诗:“书此誌远游,取琴重为弹。皪哉匡时略,谅弗弃猗兰。” 清 刘献廷 《感兴》诗之一:“长松萎空山,猗兰秀空谷。”

直须

(1).应当;应。 唐 杜秋娘 《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

(2).竟至于;还要。《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孔明 变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

纫佩

语出《楚辞·离骚》:“纫秋兰以为佩。”谓捻缀秋兰,佩带在身。后用以比喻对别人的德泽或教益铭感于心,如纫佩在身。多用于书信。

一枝

(1).一根枝杈。《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晋 张华 《鹪鹩赋》:“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诗:“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宋 曾巩 《次道子中书问归期》:“一枝数粒身安稳,不羡云鹏九万飞。” 清 方文 《庐山·玉帘泉》诗:“小楼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于细长的东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等到望见过往的客商到了,一枝响箭便算个号令,大家纔不约而同的下山。” 老舍 《赵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项微俯,拿了一枝香烟。”

(3).一支。一个支派。《景德传灯录·元安禅师》:“ 石头 一枝,看看师灭矣。” 宋 秦观 《次韵邢敦夫秋怀》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闻。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

(4).一支。犹言一队。《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正遇着 范 贼一枝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口追得三零四散。”《东周列国志》第六回:“臣当引一枝兵,为 蔡 乡导。”

洒落

(1) 分散地落下

泪珠洒落在衣襟上

(2) 洒脱

为人襟度洒落

两个男教员中,一个叫宫少尼的…很是洒落雅致,满身风流。—— 冯德英《苦菜花》

(3) 责备;冷淡;怠慢

又见 贾母王夫人都在这里,不敢洒落 宝玉。——《红楼梦》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