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翠谷

作者:方逢辰 朝代:宋代

送潘翠谷原文

无屋住僧庐,无菜挑野草。
野草风味长,僧庐人迹少。
剥剥谁扣扃,访予事幽讨。
钱唐有骚翁,自号翠谷老。
疋马游南墙,要伴松竹好。
遐思到山人,迂寻出诗稿。
诗无怨苦吟,扫退郊与岛。
胸次鲍明远,笔下王逸少。
我观阴与阳,禅代何时了。
不能为鲁连,尚可作商皓。
长歌黍离篇,酹酒问旻昊。

诗词问答

问:送潘翠谷的作者是谁?答:方逢辰
问:送潘翠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逢辰的名句有哪些?答:方逢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僧庐

僧寺,僧舍。 宋 朱熹 《奉陪判院丈充父平父兄宿回向用知郡丈壁间旧题之韵》:“暮雨停驂处,僧庐古道边。” 元 邓文原 《三月晦游道场山宿清公房与成文同行》诗:“凉立松风观石溜,晚寻樵径扣僧庐。”

野草

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风味

风格、特征与趣味、味道

风味小吃

一台地方风味的文艺晚会

人迹

人的足迹;指人

荒无人迹

剥剥

象声词。 唐 韩愈 《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 宋 梅尧臣 《春日东斋》诗:“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 鲁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那么,不理他,听她站在外面老是剥剥的敲?这大约不行罢。”

扣扃

(1).叩门,敲门。 宋 梅尧臣 《和希深避暑香山寺》:“有客乘新霽,云林共扣扃。”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 曹 不可隐,具言有女子每夕扣扃而至。”

(2).谓扣门献策。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故未遑扣扃之义,而録拘儒之论。”

钱唐

见“ 钱塘 ”。

疋马

一匹马。亦指单身独骑。 汉 王充 《论衡·儒增》:“ 秦穆公 伐 郑 ,过 晋 不假途。 晋襄公 率 羌 戎 要击於 崤 塞之下,疋马隻轮无反者。”《周书·独孤信传》:“ 信 疋马挑战,擒贼 渔阳王 袁肆周 。” 宋 陆游 《过广安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松竹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遐思

长远的思念或指超时空的遐想,奇思幻想

遐思冥想

山人

(1) 指隐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

(2) 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诗稿

亦作“ 诗藳 ”。1.诗的稿子;诗作。 唐 姚合 《送喻凫校书归毘陵》诗:“主人庭叶黑,诗稿更谁书。” 宋 苏轼 《与赵德麟书》之五:“三日臂痛,今日幸减,録旧诗一篇奉呈。闻公亦欲借示诗稿,幸付去人。”一本作“ 诗藳 ”。 元 王恽 《为王朝显赠梁邦杰兼简郝劝农》诗:“诗藳不须询几束,溪声山色揔关情。” 丁玲 《与日本朋友叙旧》:“可惜的是诗稿现在哪里呢?”

(2).诗集的专称。如 宋 陆游 《剑南诗稿》; 清 魏源 《清夜斋诗稿》。

怨苦

怨恨痛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始皇 三十三年……筑 长城 及开 南越 地,昼警夜作,民劳怨苦。”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居民怨苦兮号穹旻,王孙兮甚可憎。” 宋 苏轼 《论时政状》:“陛下自去岁以来,所行新政,皆不与治同道……四海骚动,行路怨苦。”

胸次

胸间。亦指胸怀。《庄子·田子方》:“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於胸次。” 宋 黄庭坚 《题高君正适轩》诗:“豁然开胸次,风至独披襟。”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头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郑振铎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觉得胸次很光明,很舒畅,前之未有的放怀无虑。”

明远

(1).透彻而深刻。《晋书·贾充传》:“雅量弘高,达见明远,武有折衝之威,文怀经国之虑,信结人心,名震域外。”

(2).清朗而旷远。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景气多明远,风物自凄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黄鵠山 东北对 夏口城 , 魏 黄初 二年 孙权 所筑也。依山傍 江 ,开势明远,凭墉藉阻,高观枕流。”

笔下

(1) 指文章的写作

笔下生花

(2)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笔下留情

逸少

美少年。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览当今之逸少,想后来之英童。”

禅代

(1).指帝位的禅让和接替。 汉 班彪 《王命论》:“虽其遭遇异时,禪代不同,至于应天顺人,其揆一焉。”《三国志·魏志·明帝记》“追諡 山阳公 为 汉孝献皇帝 ”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詔曰:‘盖五帝之事尚矣。 仲尼 盛称 尧 舜 巍巍荡荡之功者,以为禪代乃大圣之懿事也。’” 明 归有光 《宋史论赞·范质王薄魏仁浦》:“然 质 以文学自媚于禪代之间,而 仁浦 倒印激怒,何其危哉!”

(2).交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气自子至巳为阳,自午至亥为阴,递相禪代,进退无时。” 清 唐甄 《潜书·博观》:“形非异,即精之成也;精非异,即形之初也。收於实,结於弹,禪代不穷。”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鲁连

指 鲁仲连 。 战国 时 齐国 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 秦 军围 赵 都 邯郸 , 鲁连 以利害进说 赵 魏 大臣,劝阻尊 秦 为帝,曾说:“彼( 秦昭王 )即肆然称帝, 连 有蹈 东海 而死耳!” 齐国 要收复被 燕国 占据的 聊城 时,又写信劝说 燕 将撤守。 齐王 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夫 鲁连 之智,辞禄而不返。” 唐 李白 《古风》之十:“ 齐 有倜儻生, 鲁连 特高妙。” 清 方文 《夜泊东昌》诗:“纷纷来往者,犹有 鲁连 无?” 陈毅 《冬夜杂咏·含羞草》:“ 鲁连 不帝 秦 , 田横 刎颈死。”亦称“ 鲁连子 ”。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世无 鲁连子 ,千载徒悲伤。” 明 高启 《送沉征士铉归海上》诗:“倘见 鲁连子 ,殷勤烦寄声。”

尚可

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商皓

“ 商山四皓 ”的省称,借指高士。 唐 王建 《题寿安南馆》诗:“不缘尘驾触,堪作 商 皓宅。” 宋 刘克庄 《满江红》词:“恢鹤禁,迎 商 皓。开 兔苑 ,延 枚叟 。” 明 高启 《皇太子游东苑池上呈青坊诸公》诗:“从游伴 商 皓,忝窃愧何如。”

歌黍

唱《黍离》之歌。寓慨叹兴废之意。典出《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于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明 高启 《长洲苑》诗:“城迷歌黍客,地属採蕘童。”

酹酒

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正月孟春》:“元日至月晦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 宋 周邦彦 《夜飞鹊·别情》词:“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清 翟灏 《通俗编·仪节》:“酹酒之制,应昉自古祼礼。《周礼·大行人》:享上公再祼而酢,侯伯壹祼而酢,子男壹祼不酢。古凡享大宾,皆先摄瓚,酌鬱鬯之酒,灌地而后送爵,故今饮席效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