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一作送别吴逸士归山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原文

造化绝高处,富春独多观。
山浓翠滴洒,水折珠摧残。
溪镜不隐发,树衣长遇寒。
风猿虚空飞,月狖叫啸酸。
信此神仙路,岂为时俗安。
煮金阴阳火,囚怪星宿坛。
花发我未识,玉生忽丛攒。
蓬莱浮荡漾,非道相从难。

诗词问答

问:《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一作送别吴逸士归山)》的作者是谁?答:孟郊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孟郊的名句有哪些?答:孟郊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78-34

参考注释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富春

(1).指 富春山 或 富春江 。泛指古 富春 地区。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 富春 。” 唐 王维 《送李判官赴江东》诗:“树色分 扬子 ,潮声满 富春 。” 元 张宪 《投赠周元帅十韵》:“ 恩波 城外柳,长拂 富春 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年年垂钓鬢如银,爱此江山胜 富春 ;歌舞丛中征战裡,渔翁都是过来人。”参见“ 富春江 ”。

(2).古县名。 秦 置, 汉 因之,治所在今 浙江 富阳 。 晋 太元 中避 郑太后 讳,改名 富阳 。 五代 吴越 时复名 富春 , 宋 太平兴国 三年(公元978年)又改 富阳 。 三国 吴 曾为 安东郡 治所。 晋 陆机 《吴趋行》诗:“ 大皇 自 富春 ,矫首顿世罗。”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宵济 渔浦 潭,旦及 富春 郭。” 郁达夫 《西归杂咏》之八:“风月三年别 富春 ,东南车马苦沙尘。”

浓翠

深绿。 唐 许浑 《秋日众哲馆对竹》诗:“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 湘 。” 李国文 《月食》:“ 妞妞 从来也没见过那暖房里 * 带植物浓翠欲滴的绿色。”

摧残

使受严重损失;残害

百般摧残

隐发

谓揭发隐私。《后汉书·锺离意传》:“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故公卿大臣数被詆毁。” 李贤 注:“隐,犹私也。”《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余谓隐者,人耳目之所不及,帝好以耳目窥其隐而发之。”

树衣

(1). 滇中 地区用古树梢下的垂丝制成的衣服。《谈荟》:“ 滇中 鸡足山 多古木,木杪有丝下垂,长数尺许,土人取以为服,名曰树衣。”

(2).指隐逸者的粗服。 唐 孟郊 《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诗:“溪镜不隐髮,树衣长遇寒。”

(3).一种可食用的苔类植物。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十:“僧採树衣临絶壑,狖争山果落空阶。”自注:“ 金华山 出树衣。僧多採为蔬菜。味极美也。”

虚空

心中无着落

叫啸

发出高而长的叫声。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倀魂阴叫啸,鵩貌昼踟蹰。” 清 朱琦 《朱副将战殁》诗:“红毛叫啸总戎走,峨峨 舟山 弃不守。” 丁玲 《奔》:“间或来了一部运货汽车,孩子们便叫啸着,跟着车后边追着跑。”

仙路

(1).登仙之路。 唐 李赤 《灵墟山》诗:“ 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2).宫禁中的道路。 唐 沉佺期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诗:“行随香輦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

时俗

习俗;时下的习俗,流俗

动荡的年月里,时俗也多变

阴阳火

喻暗中挑拨的言行。 沙汀 《还乡记》十九:“你们只晓得一路的鬼抱怨,今天的阵势,你们看出来没有啊?人家背后使了阴阳火了!”

星宿坛

道士施法之坛。 唐 孟郊 《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诗:“煮金阴阳火,四怪星宿坛。”

丛攒

罗列分布。《楚辞·王逸<九思·哀岁>》:“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原注:“丛攒,罗布也。”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七:“一篱缠结花为障,四面丛攒柳作城。”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荡漾

飘荡;起伏不定

湖水荡漾

渌水荡漾清猿啼。——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非道

(1).不合道义;不正当的手段。《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孔 传:“人以言咈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 宋 储泳 《祛疑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惟达理者不受非道之欺。”

(2).不恰当;不适宜。《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譖,溺於当世之言,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安,几不亦难哉!”

(3).非常事故,变故。《太平广记》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洎夜秉烛,其从悉已大酣,乙虑有非道,默坐念咒。”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