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湖州作)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南歌子(湖州作)原文

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
小园幽榭枕苹汀。
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
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
两山遥指海门青。
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

诗词问答

问:南歌子(湖州作)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南歌子(湖州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南歌子(湖州作)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苏轼南歌子(湖州作)书法欣赏

苏轼南歌子(湖州作)书法作品欣赏
南歌子(湖州作)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浏浏

(1).水流貌;顺行无阻貌。《楚辞·九辩》:“乘騏驥之瀏瀏兮,驭安用夫强策?” 朱熹 集注:“瀏瀏,言如水之流也。” 三国 魏 曹丕 《述征赋》:“跃甲卒之皓旴兮,驰万骑之瀏瀏。” 宋 苏轼 《雨中过舒教授》诗:“疎疎帘外竹,瀏瀏竹间雨。”

(2).风疾貌。 晋 潘岳 《寡妇赋》:“雪霏霏而骤落兮,风瀏瀏而夙兴。”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亭亭映江月,瀏瀏出谷飇。” 北魏 阳固 《演颐赋》:“建云旗之逶迤兮,御回风之瀏瀏。” 宋 苏轼 《南歌子·湖州作》词:“山雨萧萧过,溪风瀏瀏清。” 清 方朝 《大江吟》:“天寒日暮,野鸟啁啾,中流激荡风瀏瀏。”

(3).清明貌。 明 宋濂 《飞泉操》之二:“飞泉兮瀏瀏洗耳,固非兮谁饮我牛?” 清 刘大櫆 《祭左茧斋文》:“君在山中,左《图》右《书》,池水瀏瀏,映蔚芙蕖。”

月华

(1) 月光;月色

夜久无云天练净,月华如水正三更。——《秦併六国平话》

(2) 月光照射到云层上,呈现在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

彩舟

装饰华丽的船。 唐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诗之二:“清江白日落欲尽,復携美人登綵舟。” 五代 陈金凤 《乐游曲》之二:“西湖南湖鬭綵舟,青蒲紫蓼满中洲。” 明 文徵明 《泛湖》诗:“行春桥外山千叠,尽逐波光上綵舟。”

霜花

亦作“ 霜华 ”。1.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唐 戴叔伦 《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羣山雨气昏。”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 杜鹏程 《铁路工地上的深夜》:“ 老赵 把住方向盘望着前方,公路两旁的小树和枯草上挂满霜花。”

(2).皎洁的月光。 唐太宗 《秋暮言志》诗:“朝光浮烧夜,霜华浄碧空。”

(3).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 明 夏完淳 《钱漱广为余内兄弟死绝句》之五:“看君壁上龙鸣剑,依旧霜花夜夜深。” 清 陆楣 《满江红·松源署中除草得断镞》词:“斸苍苔,磨洗认霜华,悲陈刼。”

(4).喻指白色须发。 唐 温庭筠 《达摩支曲》:“旧臣头鬢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感兴》之五:“欢乐既未能,鬢髮霜花易。” 明 张居正 《答中溪李尊师论禅书》:“今不意遂已五旬,霜华飞满鬚鬢。” 清 孙枝蔚 《归来》诗之二:“囊中羞涩还如故,赢得霜华上髩鬚。”

雪阵

(1).阵雪。 宋 苏辙 《南康阻风游东寺》诗:“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 宋 范成大 《雪后苦寒》诗:“雪阵搅空风却软,天公知我倚阑干。”

(2).比喻浪花。 唐 皮日休 《太湖石》诗:“雪阵千万战,蘚巖高下刳。” 宋 苏轼 《南歌子·湖州作》词:“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 宋 李泳 《水调歌头》词:“一笑波翻涛怒,雪阵卷苍烟。”

(3).喻纷纷降落的白色落花。 宋 苏轼 《李氏园》诗:“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遥指

在远处指点;向远方指

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云何

(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

(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面并无题字,不知宣传者于意云何。”

孤城

(1).孤立无援的城。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独守,六年不下。” 晋 潘岳 《马汧督诔》:“ 敦 固守孤城,独当羣寇,以少御众,载离寒暑。”《旧唐书·忠义传下·张巡》:“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 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测;有时一道防线,一个孤城能支持半年六个月。”

(2).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四:“ 青海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 唐 王之涣 《凉州词》之一:“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宋 陆游 《过广陵吊张才叔谏议》诗:“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弔先贤泪已倾。” 毛 * 《临江仙》词:“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