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其十八·真

作者:李江 朝代:明代

梅花百咏·其十八·真原文

传此天真本自谁,令人真个动神思。

品题雪月归康节,点画乾坤见伏羲。

内外兼该皆一理,始终诚实更何疑。

些儿样子好光景,五百年来老眼迟。

诗词问答

问:梅花百咏·其十八·真的作者是谁?答:李江
问:梅花百咏·其十八·真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梅花百咏·其十八·真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江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江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参考注释

天真

(1) 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为单纯、朴实、幼稚;头脑简单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岁的小孩

本自

本来就,一向是。《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气,殊自轻之。”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 孟郊 《婵娟篇》:“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令人

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真个

〈方〉∶的确;真的

他真个生气了

神思

(1) 精神;心绪

神思恍惚

(2) 神志

神思昏迷,不省人事

(3) 思维;想象

偶作一诗,觉神思滞塞

品题

评论人物,定其高下

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许劭传》

雪月

(1).雪和月。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臺十二层。”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词:“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元 刘因 《梅杖》诗:“雪月冷怀随步履,溪山高兴入支颐。”

(2).明月。 唐 贾岛 《酬胡遇》诗:“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前蜀 贯休 《苦吟》:“河薄星疏雪月孤,松枝清气入肌肤。”

点画

(1) 点缀、装饰

彩灯将大厅点画得绚丽多彩

(2) 用手指点或比画

不要老点画别人

(3) 也作“点划”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见伏

显现和隐没;隐现。《史记·天官书》:“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为纬,见伏有时,所过行赢缩有度。”《隋书·天文志上》:“覩日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 宋 苏轼 《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疏星带微月,金火争见伏。”

内外

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大约;近似

五十年内外

兼该

亦作“ 兼賅 ”。兼备,包括各个方面。 汉 扬雄 《交州牧箴》:“大 汉 受命,中国兼该。”《隋书·音乐志上》:“ 汉 雅乐郎 杜夔 ,能晓乐事,八音七始,靡不兼该。”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二》:“见其条理详明,言词愷切,民情吏习,罔不兼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清操亮节,体用兼賅。”

一理

(1).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明 胡居仁 《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

(2).一个道理。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 宋 真德秀 《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

(3).同一地理区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吴 侵伐,大过五也。”

(4).温习一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始终

自始至终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

诚实

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虚假

些儿

(1).小貌。 唐 吕岩 《三字诀》诗:“些儿法,合大道。”

(2).少许,一点儿。 宋 陈亮 《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世间万寳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西游记》第六三回:“水里本事,我略有些儿。”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之七:“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茅盾 《子夜》十五:“本来我万事都耐着些儿,现在可不能再马虎!”

(3).片刻,一会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如今将学生放假三日,且在书房中独坐些儿。”

样子

(1) 形状

(2) 神情

装样子

(3) 式样;标准

衣服样子

(4) 形势;趋势

看样子今天他不会来了

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计

(2) 一般的情况

今天太闷热,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别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钟光景。——《装在套子里的人》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老眼见花时,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动了。可是她并没睡着,她睁大了血红的老眼,虚空地看着。”

(2).老年人的眼力。指视力所及,亦指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 唐 杜甫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诗:“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所谓文有定评了,可见我这双老眼还不盲。”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