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旦日至近村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十月旦日至近村原文

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荒年人家鸡黍迮,芋羹豆饭供时节。
村童上牛踏牛鼻,吹笛声长入云际。
今年虽饥却少安,县吏不来官放税。

诗词问答

问:十月旦日至近村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十月旦日至近村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鸭脚

(1).银杏树的别名。树叶似鸭掌状,故称。 宋 陆游 《十月旦日至近村》诗:“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元 王祯 《农书》卷九:“银杏之得名,以其实之白。一名鸭脚,取其叶之似。” 清 曹寅 《入灵谷寺》诗:“马塍酹客穿陵隧,鸭脚干霄逼相轮。”

(2).指银杏的果实。 宋 梅尧臣 《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 宋 陆游 《听雪为客置茶果》诗:“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 元 詹时雨 《一枝花·丽情》套曲:“银杏叶彫零鸭脚黄,玉树花冷淡鸡冠紫。”

(3).即鸭脚葵。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瑶光寺》:“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亦悉备焉。” 范祥雍 校注:“《齐民要术》三‘种葵’注:‘按今世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復有大小之殊,又有鸭脚葵也。’”参见“ 鸭脚葵 ”。

乌臼

(1).亦作“ 乌桕 ”。落叶树。实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及蜡烛等。《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西洲曲》:“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乌臼》:“《玄中记》:‘ 荆 扬 有乌臼,其实如鷄头,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猪脂。’” 宋 辛弃疾 《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词:“手种门前乌桕树,而今千尺苍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乌桕木》:“乌桕,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云:其木老则根下黑烂成臼,故得此名。”

(2).鸟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伯劳》:“鷑鳩,《尔雅》名鵧鷑…… 江 东谓之乌臼。”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荒年

农业欠收之年

家鸡

亦作“ 家鷄 ”。 1.家中饲养的鸡。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尧民》:“大闻《南风》絃,同调《广陵散》。鹤鸣九天上,肯作家鸡伴。”

(2).喻指家传的书法技艺。 唐 柳宗元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诗:“书成欲寄 庾安西 ,纸背应劳手自题。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宋 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 元和 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清 王晫 《今世说·言语》:“ 宋去损 精八分书, 高云客 以为学从祖 比玉 。 宋 云:‘僕固不厌家鷄,然何至舍古抚今。’”

(3).借指自己诗文的技法和风格。 元 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序》:“﹝ 高善长 ﹞与 龙岗居士 善,尤长於诗,而酷爱余之拙语,盖自厌家鷄耳。”参见“ 家鸡野雉 ”。

(4).喻指妻。 宋 黄庭坚 《戏书少游壁》诗:“ 秦氏 乌生八九子,鸦乌之兄毕逋尾。忆炊门牡烹伏雌,未肯增巢令女栖。莫愁野雉疎家鸡,但愿主人印纍纍。” 任渊 史容 注:“恐以新间旧也。”

(5).喻指亲生子女。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谚语》:“南都閭巷中常谚:‘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家族》:“按二语谓亲生子及养子也。今 江 北语云:家鸡打得腾腾转,野鸡打得著天飞。”

(6).动物学术语。即鸡。因由其始祖原鸡长期驯养而成,故称。

豆饭

豆做的饭。泛指粗淡的食物。《战国策·韩策一》:“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饜糟糠。” 汉 陆贾 《新语·本行》:“夫子 陈 蔡 之厄,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 宋 陆游 《初冬有感》诗:“一簞豆饭休嫌薄,赋分羈穷合自知。” 宋 陆游 《望霁》诗:“但令有米送官仓,豆饭藜羹甘似蜜。”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村童

(1).乡村儿童。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障。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 唐 王维 《宿郑州》诗:“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水浒传》第五回:“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王荆公 ﹞平生最得意句云:‘青山捫虱坐,黄鸟挟书眠。’余以为首句是乞儿向阳,次句是村童逃学。”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

(2).指粗俗的年轻人。《水浒传》第六回:“村童量酒,想非涤器之 相如 ;丑妇当壚,不是当时之 卓氏 。”

吹笛

晋 向秀 《思旧赋》序:“余与 嵇康 、 吕安 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 嵇 志远而疎, 吕 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 虞渊 ,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因以“吹笛”为伤逝怀旧之典。 北周 庾信 《寄徐陵》诗:“莫待 山阳 路,空闻吹笛悲。”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二二:“病树枝颠天一握,为君吹笛上高楼。”

长入

指常在皇帝左右供奉的乐工。 唐 崔令钦 《教坊记》:“诸家散乐,呼天子为‘崖公’,以观喜为‘蜆斗’,以每日长在至尊左右为‘长入’。” 唐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崇 因长入人 许小客 求教坊判官,久之未敢奏。”

云际

云端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县吏

县之吏役。《管子·大匡》:“凡县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婴 已而试补县吏。”《汉书·卫青传》:“﹝ 郑季 ﹞以县吏给事侯家。” 唐 韩愈 《赠崔复州序》:“幽远之小民,其足跡未尝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于乡里之吏者鲜矣;况能自辨于县吏乎?”

不来

(1).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 集传:“来,归也。”

(2).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放税

免税。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二》:“ 开封府 十七县皆以岁旱放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