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祠

作者:刘先生 朝代:宋代

黄石公祠原文

我昔读汉史,心师张子房。
从容辅汉室,功成复翱翔。
皆由受师训,知进退存亡。
我本田舍儿,本志在退藏。
因缘遇真主,招聘助发扬。
五年寄京国,心志不皇皇。
料由宿志定,万事皆粃糠。
今日得归来,素志今得偿。
舣舟阿县下,骑马达祠堂。
伏行仙遗像,我志愈激昂。
誓归东村住,心祈契空苍。
庶可见张子,侍翁入帝乡。

诗词问答

问:黄石公祠的作者是谁?答:刘先生
问:黄石公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先生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先生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汉史

指《东观汉记》。亦泛指 汉 代史书。《后汉书·蔡邕传》:“收付廷尉治罪, 邕 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 汉 史。” 唐 卢纶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 汲 书 荀勗 定, 汉 史 蔡邕 专。”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 汉 史、 唐 诗、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头语也。”

心师

(1).佛教语。谓以己之真心为师。 唐 皎然 《酬李侍御萼题看心道场》诗:“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前蜀 贯休 《了仙谣》:“若师方术弃心师,浪似雪山何处讨。”

(2).谓心之师。《南史·张融传》:“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

(3).谓内心所师承的。 明 李东阳 《大原宋生灏手刻先君字法手稿赠之以诗》:“当其腕指所至时,意匠心师两无跡。”

子房

(1). 西汉 开国大臣 张良 的字。曾行刺 秦始皇 未遂,逃亡 下邳 。 秦 末农民战争中为 刘邦 重要谋士; 汉朝 建立,封 留侯 。 汉 扬雄 《解嘲》:“故当其有事,非 萧 、 曹 、 子房 、 平 、 勃 、 樊 、 霍 ,则不能安。” 唐 李白 《经下邳北桥怀张子房》诗:“ 子房 未虎啸,破产不为家。”《红楼梦》第五一回:“ 马援 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説 子房 。”

(2).被子植物雌蕊下面膨大的部分,里面有胚珠。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汉室

即汉朝

汉室之隆。—— 诸葛亮《出师表》

夏兴汉室。

汉室倾颓。——《三国志·诸葛亮传》

汉室可兴。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师训

老师的教诲

师训不可违

进退存亡

前进,退却,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处境。《易·乾》:“﹝《文言》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新五代史·杂传·薛融》:“ 融 独从容对曰:‘ 融 本儒生尔,军旅之事,未尝学也,进退存亡之理,岂易言哉!’” 清 朱彝尊 《杭州洞霄宫提举题名记》:“君子所贵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也。”

田舍儿

田舍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尝至 刘尹 所,清言良久, 殷 理小屈,游辞不已, 刘 亦不復答。 殷 去后,乃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新五代史·唐臣传·张居翰》:“老夫歷事三朝天子,见内宴数百,子本田舍儿,安知宫禁事?” 清 黄景仁 《陌上行》:“早知此日高门累,不及相从田舍儿。”参见“ 田舍子 ”。

本志

历来的意愿或志向。《后汉书·班超传》:“ 超 恐于 窴终 不听其东,又欲遂本志,乃更还 疏勒 。”《南史·何尚之传》:“礼毕,将亲迎, 点 累涕泣,求执本志,遂得罢。” 唐 韩愈 《上宰相书》:“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悼本志之变化,中夜涕泗交颐。”《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今 彦 且死, 鍠 失所恃,而守 宣州 非其本志,且其为人非公敌,此可取也。”

退藏

(1).退归躲藏;隐匿。 唐 杜甫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戏呈元二十一曹长》:“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虏气方沮,歛踪退藏。” 鲁迅 《彷徨·伤逝》:“死的寂静有时也自己战栗,自己退藏。”参见“ 退藏於密 ”。

(2).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唐 白居易 《元十八从事南海欲出庐山临别旧居投和兼伸别情》诗:“我自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宋 苏舜钦 《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诗:“於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元 耶律楚材 《云汉远寄新诗四十韵因和而谢之》:“多士思登用,遗贤肯退藏。”

因缘

(1) 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其结果的条件

洒家在五台山真长老处,学得说因缘,便是铁石人也劝得他转。——《水浒传》

(2) 缘分

他俩真有因缘

招聘

用公告的方式让人应聘

招聘会计人员

发扬

发展和提倡

发扬正气

京国

京城;国都。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我公实嘉,表扬京国。”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明 高明 《琵琶记·听女迎亲》:“若是到京国,相逢处,做箇好筵席。”

心志

志气;心意

苦其心志。——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使其心志安。——宋· 苏轼《教战守》

皇皇

旺盛的样子

矞矞皇皇。——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宿志

素有的,向来的志愿。《后汉书·列女传·王霸妻》:“今 子伯 之贵孰与君之高?奈何忘宿志而惭儿女子乎!”《旧唐书·儒学传下·邢文伟》:“公潜申勗戒,聿荐忠规,敬寻来请,良符宿志。” 宋 陆游 《幽居》诗:“宿志在人外,清心游物初。”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粃糠

(1).瘪谷和米糠。喻琐碎、无用之物。《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粃糠,犹将陶铸 尧 舜 者也。” 成玄英 疏:“穀不熟为粃,穀皮曰糠,皆猥物也。” 汉 王充 《论衡·量知》:“穀之始熟曰粟,舂之於臼,簸其粃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无经略之大体,咸粃糠之微事。” 清 周亮工 《九月二十日同乡人帅君载酒泛菊即席同冠五赋》:“莫悲狼藉甚,吾道不粃糠。”

(2).犹糟粕。 宋 苏轼 《韩文公庙碑》:“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粃糠。” 闻一多 《死水·“你指着太阳起誓”》:“‘永久’早许给了别人,粃糠是我的分,别人得的才是你的菁华,不坏的千春。”

(3).轻视,视为粃糠。《北齐书·王晞传》:“虽执谦挹,粃糠神器,便是违上玄之意,坠先帝之基。” 唐 孙樵 《萧相国真赞》:“粃糠 魏 丙 ,肩袂 稷 契 。”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粃糠 麟阁 之雄,孰为上将;赞颂龙庭之绩,彼独何人。”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素志

向来怀有的志愿

宿心素志

骑马

(1)

(2) 为骑马时使用而设计的

骑马外衣

(3) 骑在马背上

骑马传道士

祠堂

旧时祭祀祖宗或贤人的厅堂

遗像

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画像

激昂

振奋激励,激励;奋发昂扬

激昂大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言辞激昂

空苍

苍天。 明 李东阳 《送张修撰养正擢佥都御史北巡》诗:“ 麒麟 高阁摩空苍,巖廊屹立中昂藏。” 明 李东阳 《京都十景·琼岛春云》诗:“瑶峯独立倚空苍,云去云来两不妨。”

可见

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

由此可见

帝乡

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帝乡不可期。——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