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大忠祠分韵得絮字(社诗)

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原文

不识大忠祠,偶约城南侣。

怀贤一相访,晴旻敞高树。

断岸通寒潮,飞甍肃华宇。

忆读厓门志,因之揽双屿。

陆海翻鲸波,赵宋失其驭。

错落晨中星,飘泊风前絮。

荒碑不可觅,父老犹能语。

孤臣尚俎豆,敌国已非据。

丹扉驻黯云,灵旗带悲雨。

君看正气堂,千载谁为主。

诗词问答

问:《谒大忠祠分韵得絮字(社诗)》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2. 社诗

参考注释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大忠祠

祠名。祀 宋 末 文天祥 、 陆秀夫 、 张世杰 三忠臣。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大忠祠》:“ 广东 省城有 大忠祠 ,祀 宋 文天祥 、 陆秀夫 、 张世杰 。而 新会 之 厓山 ,亦有 大忠祠 ,祀此三人。”

断岸

江边绝壁。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宋 苏轼 《后赤壁赋》:“ 江 流有声,断岸千尺。” 清 曹寅 《北行杂诗》之二十:“野风吹侧帽,断岸始登高。”

寒潮

(1).寒凉的潮水。 唐 宋之问 《夜渡吴松江怀古》诗:“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 宋 梅尧臣 《江宁李谏议》诗:“寒潮日夕至,不与废兴同。” 清 黄燮清 《黄天荡怀古》诗:“从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

(2).气象学上本指冷空气团离开其源地的移动现象。亦指一昼夜内气温急剧下降的天气现象。 郭小川 《辉县好地方》诗:“山沟中寒潮时常落脚,暖风却不在此流连。”

(3).比喻险恶的政治形势。 张书绅 《正气歌》:“清明节前一天,一股寒潮突然袭击了 沉阳 城。”

飞甍

(1).指飞檐。 唐 羊士谔 《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市》:“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高耸着的飞甍跃瓴的城楼。”

(2).借指高楼。《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 吕向 注:“飞甍舛互,言栋宇相交互也。” 明 夏完淳 《咏怀》:“飞甍十二衢,徘徊明月皎。”

厓门

也写作“崖门”。在 广东省 新会县 南, 珠江三角洲 西南侧。为 潭江 和 西江 分支的出海口。 南宋 末年 宋 枢密副使 张世杰 以舟师碇海中,为 元 兵所败。 陆秀夫 负帝 昺 于 厓山 沉海。 清 顾炎武 《瞿公子玄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 厓门 浪泊行人舸, 桂岭 云遮驛使关。”参见“ 厓山 ”。

海翻

指南方沿海区域,秋天由飓风造成海潮侵入陆地的灾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沓潮者, 广州 去大海,不远二百里,每年八月,潮水最大。秋中復多颶风,当潮水未尽退之间,颶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或十数年一有之……俗呼为‘海翻’。”

鲸波

巨浪

以小舟涉鲸波。——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赵宋

指 宋 朝。因皇室姓 赵 ,故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 赵宋 诸帝,雅意文墨。” 清 郑燮 《道情》诗之八:“金粉 南朝 总废尘, 李唐 赵宋 慌忙尽。”

错落

交错地排列

苍松翠柏错落其间

中星

二十八宿分布四方,按一定轨道运转,依次每月行至中天南方的星叫中星。观察中星可确定四时。《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 孔 传:“星,四方中星。” 孔颖达 疏:“‘星,四方中星’者,二十八宿布在四方,随天转运,更互在南方,每月各有中者。” 唐 韩休 《奉和圣制喜雨赋》:“乘正阳而驭六气之辨,考中星而授四时之命。”

飘泊

同“漂泊”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孤臣

(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清 丘逢甲 《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 孤臣孽子 ”。

(2).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穆公 於宫室。” 薛综 注:“孤臣,孤陋之臣也。”《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 导 ( 王导 )忠素竭诚,辅大业,不宜听孤臣之言,惑疑似之説,放逐旧德,以佞伍贤。”

俎豆

(1) 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2) 指奉祀

俎豆千秋

敌国

(1).敌对之国。《周礼·夏官·环人》:“讼敌国,扬军旅。”《汉书·蒯通传》:“语曰:‘野禽殫,走犬亨;敌国破,谋臣亡。’”《玉娇梨》第三回:“古人有言:敌国未灭,何以家为!” 郭沫若 《女神·湘累》:“他终竟被敌国拐骗了去了。”

(2).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管子·霸言》:“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国语·周语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 韦昭 注:“敌国,位敌也。”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下·左史倚相》:“非可以夸於敌国。”《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献’乃下奉上之辞,非可施於敌国。 南朝 为兄,岂有兄献於弟邪?”

(3).相当于一国;可以和国家相匹敌。 宋 楼钥 《陈顺之灵璧石砚山》诗:“ 陈侯 之富可敌国,会有宝光惊四塞。”《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氏 纵有扑天的本事,敌国的家私,也没门路可通。”

(4).犹仇敌。《南齐书·王敬则陈显达传论》:“干戈既用,诚沦犯上之跡,敌国起於同舟,况又疏於此者也?”

非据

(1).《易·繫辞下》:“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后以“非据”谓非分占据的职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王敦 ﹞又将以无德之材,欲窃非据也。”

(2).用为才不称职的谦词。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岂可叨居,以彰非据。” 宋 王禹偁 《代吕相公让右仆射表》:“虽听已行之命,实怀非据之忧。”

丹扉

涂红漆的门扇。 三国 魏 曹植 《五游咏》:“閶闔启丹扉,双闕曜朱光。” 唐 杨衡 《游峡山寺》诗:“宝殿敞丹扉,灵幡垂絳旒。”

黯云

黑云。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闪铄晶光的雪影,映射着寒厉勇猛的初日,黯云掩抑依徊时,却又不时微微的露出凄黯的神态。”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二:“看!看!障于人与自然之间,只有那黯云四匝寒芒涌。”

灵旗

亦作“ 灵旂 ”。 1.战旗。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 ,告祷 泰一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 泰一 锋,名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 颜师古 注:“画招摇於旗以征伐,故称灵旗。”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使灵旗再图北指,詎不先出 峴 之师。” 清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灵旗百万驱雷鼓,彊弩三千试水犀。”

(2).神灵的旗子。 唐 刘禹锡 《七夕》诗之一:“河鼓灵旗动, 嫦娥 破镜斜。” 宋 文天祥 《代酹解星文》:“靡灵旗兮风翩翩,举天瓢兮酌天泉。”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五云车,灵旗导,七宝宫,鸞舆到。” 清 谭嗣同 《桃花夫人庙神弦曲》之一:“帝子灵旗千里遥,渚宫玉露苹花泣。”

(3).道教法器之一。用以驱邪镇鬼。 宋 王珪 《依韵和王室徽奉安中太乙神像》:“妖氛自逐灵旂捲,瑞穀常登御廪蕃。”

悲雨

因悲伤而泪下如雨。《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陈常墓志》:“故朋悲雨,朝野悽伤。”

正气

(1)

(2) 同真气。生命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

(3) 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

正气者,正风也。——《灵枢·刺节真邪》

(4) 正常气色

(5) 光明正大的风气

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6) 刚正的气节

正气凛然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为主

放在首要位置

以自力更生为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