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大行太皇太后三首·其三

作者:刘挚 朝代:宋代

挽大行太皇太后三首·其三原文

夕月沈金殿,秋风冷玉衣。

临当复明辟,忽自厌繁机。

药使来何暮,嵩呼数已非。

孤臣恩未报,泣望国西畿。

诗词问答

问:挽大行太皇太后三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挽大行太皇太后三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挽大行太皇太后三首·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参考注释

夕月

(1).傍晚的月亮。 唐 李白 《怨歌行》:“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宋 苏轼 《坤成节功德疏文》之七:“右伏以星火西流,方岁功之平秩,夕月既望,昭阴德之致隆。”

(2).指古代帝王祭月的仪式。《国语·周语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於上帝、明神而敬事之,於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韦昭 注:“礼,天子搢大圭、执镇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於东门之外,然则夕月在西门之外也。”《周礼·春官·典瑞》“以朝日” 汉 郑玄 注:“天子当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史记·孝武本纪》:“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 泰一 。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 泰一 如 雍 礼。”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拜日东门之外,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瓚 曰:‘ 汉 仪郊 泰一 时,皇帝平旦出 竹宫 ,东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便用郊日,不用春、秋也。’”《北史·周纪下·宣帝》:“八月丙寅,夕月於西郊。” 清 龚自珍 《五经大义终始论》:“朝日,嘉旦昼之道也;夕月,嘉莫夜之道也。”

金殿

金饰的殿堂,指帝王的宫殿

金殿玉楼

秋风

秋天的风

玉衣

(1).玉饰之衣,泛指美衣。《列子·周穆王》:“月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人犹不舍然,不得已而临之。”《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后三岁失父” 裴松之 注引《魏书》:“后以 汉 光和 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髣髴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贞顺皇后武氏》:“遂使玉衣之庆,不及於生前;象服之荣,徒增於身后。”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圣人励玉衣而靡替,垂翠裘而独闷。”

(2).古代帝王、后妃、王侯之玉制葬服。《汉书·霍光传》:“ 光 薨……赐金钱、绘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 颜师古 注:“《汉仪注》以玉为襦,如鎧状连缀之,以黄金为缕,要已下玉为札,长尺,广二寸半为甲,下至足,亦缀以黄金缕。”

(3).陵寝便殿中所藏的御衣。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仇兆鳌 注:“《王莽传》: 杜陵 便殿乘舆虎文衣废藏在室匣者出,自树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

临当

及,到;正当。《汉书·丙吉传》:“临当封, 吉 疾病,上将使人加紼而封之。”《三国志·吴志·赵达传》:“ 达 许教之者有年数矣,临当喻语而輒復止。” 晋 向秀 《思旧赋》:“ 嵇 博综技艺,於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王大 为吏部郎,尝作选草,临当奏, 王僧弥 来,聊出示之。”

明辟

(1).明君。《书·洛诰》:“朕復子明辟。” 蔡沉 集传:“明辟者,明君之谓。”《北史·隋越王侗传》:“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復子明辟。” 清 洪昇 《长生殿·收京》:“就军前瞻天仰圣,共尊明辟。”

(2).谓还政于君。《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 邓后 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闕明辟之义。”《后汉书·杜根栾巴等传赞》:“ 邓 ( 邓太后 )不明辟, 梁 ( 梁太后 )不损陵。慊慊 欒 杜 ,讽辞以兴。”

明法,严明法律。《孔子家语·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

来何暮

本为 东汉 蜀郡 百姓对太守 廉范 的颂辞,后用为赞扬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使邹君》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详“ 来暮 ”。

嵩呼

汉 元封 元年春, 武帝 登 嵩山 ,从祀吏卒皆闻三次高呼万岁之声。事见《汉书·武帝纪》。后臣下祝颂帝王,高呼万岁,亦谓之“嵩呼”。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禁卫人高声嵩呼,声甚震,名为‘绕殿雷’。” 元 贯云石 《新水令·皇都元日》套曲:“拜舞嵩呼,万万岁当今圣明主。”《红楼梦》第六三回:“此旨一下,不但 贾 府里人谢恩,连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絶。”

孤臣

(1).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唐 柳宗元 《入黄溪闻猿》诗:“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封赠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连奏同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 清 丘逢甲 《离台诗》之一:“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参见“ 孤臣孽子 ”。

(2).孤陋无知的臣子。《文选·张衡<东京赋>》:“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穆公 於宫室。” 薛综 注:“孤臣,孤陋之臣也。”《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四年》:“ 导 ( 王导 )忠素竭诚,辅大业,不宜听孤臣之言,惑疑似之説,放逐旧德,以佞伍贤。”

望国

(1).遥望故国。喻怀念家乡。 唐 顾况 《酬唐起居前后见寄》诗之一:“愁人空望国,惊鸟不归林。”

(2).有声望的国家。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至自晋筑郎囿》:“观《春秋》比事之书,可以知望国之所以衰矣。” 清 方苞 《读邶鄘魏桧四国风》:“ 鲁 宋 望国,歷年久长而诗无风,况蕞尔之 邶 鄘 立国又日浅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