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庙歌 皇夏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周宗庙歌 皇夏原文

南河吐云气。
北斗降星辰。
百灵咸仰德。
千年一圣人。
书成紫微动。
律定凤凰驯。
六军命西土。
甲子陈东邻。
戎衣此一定。
万里更无尘。
烟云同五色。
日月并重轮。
流沙既西静。
蟠木又东臣。
凯乐闻朱鴈。
铙歌见白麟。
今为六代祀。
还得九疑宾。

诗词问答

问:周宗庙歌 皇夏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周宗庙歌 皇夏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南河

(1).古代称 黄河 自今 潼关 以下由西向东流的一段为 南河 。《书·禹贡》:“浮于 江 沱 潜 汉 ,逾于 洛 ,至于 南河 。”《史记·五帝纪》:“ 舜 让辟 丹朱 於 南河 之南。” 张守节 正义:“ 河 在 尧 都之南,故曰 南河 。《禹贡》‘至于 南河 是也。’” 唐 张说 《喜度岭》诗:“ 东汉 兴 唐 历, 南河 復 禹 谋。”

(2). 清 以前 黄河 自今 内蒙古 巴彦高勒镇 以下分为南北二支,南支即今 黄河 正流,当时为支流,称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3).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总督为 江南 河道总督,掌管防治 江南 (今 江苏 、 安徽 两省)境内的 黄河 、 运河 、 洪泽湖 、 海口 等。时称总督为 南河 总督,所管理诸河为 南河 。参见“ 北河 ”、“ 东河 ”。

(4).星名。属井宿,共三星。《晋书·天文志》:“南河、北河各三星,夹东井。”参见“ 北河 ”。

云气

稀薄游动的云

北斗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 * 、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 * (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星辰

星的总称

日月星辰

百灵

(1).各种神灵。《文选·班固<东都赋>》:“礼神祇,怀百灵。” 李善 注:“《毛诗》曰:‘怀柔百神。’”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今主上明圣,怀於百灵。”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百灵奔卫,宜无陟降之劳;六气节宣,当遂神明之适。” 明 刘基 《钧天乐》诗:“君不见 天穆 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灵。”

(2).见“ 百灵鸟 ”。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微动

(1) 快速而重复地切断和闭合一个电路,使被驱动的电机缓缓转动

(2) 微小的或开始的运动、刺激或情感

随着风和轮子的微动,尘土就形成呛人的棕色尘云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军命

军事的使命;军队的命令

军命在身,不便久留

西土

(1).指 周 部族所居的故地。大致在今 陕西省 。《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 孔 传:“ 武王 在西,故称西土。”《左传·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辞於 晋 曰:‘我自 夏 以 后稷 , 魏 、 駘 、 芮 、 岐 、 毕 ,吾西土也。’” 杜预 注:“在 夏 世以 后稷 功,受此五国为西土之长。”

(2).指 长安 。《文选·班固<西都赋>序》:“西土耆老,咸怀怨思。” 李善 注:“ 长安 在西,故曰西土。”

(3).指 蜀 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於是西土宅心,莫不鳬藻。”《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方之於 秀 ,殆无以过,于今西土,以为美谈。” 李善 注:“西土, 蜀 也。” 清 吴伟业 《观蜀鹃啼剧有感》诗:“北都覆没,西土沦亡。”

(4).指佛教发源地 印度 。古人以 印度 在 中国 之西,故称。 宋 秦观 《坤成节功德文疏》:“致上方香积之饭,閲西土贝多之文。”

(5).泛指西方国家。 清 薛福成 《变法》:“算学肇自 中华 ,而精于西土。”

甲子

(1) 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2) 岁月,年岁

东邻

(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

(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五代 阎选 《浣溪沙》词:“ 刘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终是月中人,此生无路访东邻。”

(3).亦作“ 东厸 ”。特指 殷 纣王 。《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厸,古邻字也。”一本作“ 东邻 ”。

戎衣

军服、战衣

一定

(1) 规定的,确定的

(2) 固定不变的

(3) 必定;必然

(4) 特定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烟云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五色

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重轮

(1).即重毂。《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轮贰辖,疏轂飞軨。” 薛综 注:“重轮,即重轂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舆有重轮之安,马无泛驾之佚。” 李周翰 注:“天子重轮,取其安也。”参见“ 重轂 ”。

(2).日、月周围光线经云层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为祥瑞之象。《隋书·音乐志中》:“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 唐 刘禹锡 《贺皇太子受册笺》:“苍震发前星之辉,黄离表重轮之瑞。” 明 何景明 《十五夜高铁溪同沉清溪赵雪舟马百愚过敝居对月》诗:“重轮烂五色,繽纷结文虹。”《六部成语注解·礼部》:“日月重轮珥食:日月之外又现光圈一二重,谓之重轮。”

(3).喻指帝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重轮赫赫遮星月,独擅贞明耀万方。”

流沙

随风或水移动的沙

蟠木

(1).指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唐 孟郊 《山老吟》:“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 李纲 《谢除尚书右仆射表》:“顾臣何者,被遇若兹。蟠木轮囷,无左右先容之助;循墙傴僂,怀颠危非据之慙。”

(2).传说中的山名。一说,即 扶桑 。《大戴礼记·五帝德》:“﹝ 顓頊 ﹞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 幽陵 ,南至于 交趾 ,西济于 流沙 ,东至于 蟠木 。” 孔广森 补注:“《海外经》曰: 东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 ,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 裴駰 谓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四》:“ 阴陵 朝北附, 蟠木 引东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 ,地东至 蟠木 ,南至 交趾 。 蟠木 者,一曰 榑木 ,则 扶桑 也。”参阅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史记一·五帝本纪》、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二》。

凯乐

演奏胜利的乐曲。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短簫鐃歌,军乐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按,今《周礼·春官·大司乐》作“愷乐”。

和乐,欢乐。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故凯乐之情,见於金石;含弘光大,显於音声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八:“万邦凯乐,非悦鐘鼓之娱;天下归仁,非感玉帛之惠。”

朱鴈

亦作“ 朱雁 ”。1.红色的雁。古人以为瑞鸟。《新唐书·百官志一》:“景云、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有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三十有八;苍乌、朱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有二。”

(2).古乐府歌名。《汉书·武帝纪》:“行幸 东海 ,获赤鴈,作《朱鴈之歌》。”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皇夏》:“凯乐闻《朱雁》,鐃歌见《白麟》。”

铙歌

(1).军中乐歌。传说 黄帝 、 岐伯 所作。 汉 乐府中属鼓吹曲。马上奏之,用以激励士气。也用于大驾出行和宴享功臣以及奏凯班师。 南朝 宋 何承天 《朱路篇》:“三军且莫喧,听我奏鐃歌。” 唐 李白 《鼓吹入朝曲》:“鐃歌列骑吹,颯沓引公卿。”

(2).泛指军歌。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谭笑青萍归路远,清笳万里和鐃歌。” 清 方文 《偕蒋穆之登金山怀龙友先生》诗:“曾上 江 楼閲水师,鐃歌鼓吹谱新词。” 曹亚伯 《武昌起义》:“择日出师,当天誓众。鐃歌初唱, 汉 帜齐张。”

(3).指凯歌。 清 汪廷讷 《种玉记·夷江》:“指日功成齐奏凯,大家拍马听鐃歌。” 清 赵翼 《从军征缅甸》诗:“传语健儿休笑我,凯旋时节要鐃歌。” 陈毅 《水调歌头·四游良口》词:“又看激湍隧引,地下厂房发电,轧轧奏鐃歌。”

白麟

(1).亦作“ 白驎 ”。白色的麒麟。古代以为祥瑞。 汉 王充 《论衡·讲瑞》:“ 武帝 之时,西廵狩得白驎,一角而五趾。”《汉书·武帝纪》:“ 元狩 元年冬十月,行幸 雍 ,祠五畤。获白麟,作《白麟》之歌。” 唐 欧阳詹 《珍祥论》:“紫芝产於 甘泉 ,白麟呈於 雍 祠。”

(2).古代郊庙歌曲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序》:“《白麟》、《赤鴈》、《芝房》、《寳鼎》之歌,荐於郊庙。”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皇夏》:“凯乐闻《朱雁》,鐃歌见《白麟》。”

六代

(1).指 黄帝 、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晋书·乐志上》:“ 周 始二《南》,《风》兼六代。昔 黄帝 作《云门》, 尧 作《咸池》, 舜 作《大韶》, 禹 作《大夏》, 殷 作《大濩》, 周 作《大武》,所谓因前王之礼,设俯仰之容,和顺积中,英华发外。”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因六代之乐,宫判始辨。”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然,六代之乐,今尽崩阤。”

(2).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 汉 。《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然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 胡三省 注:“六代,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 汉 。”

(3).指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 三国 魏 曹冏 有《六代论》,论 夏 、 殷 、 周 、 秦 、 汉 、 魏 兴衰之由。文见《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论》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南齐书·高祖十二王传论》:“若夫六代之兴亡, 曹冏 论之当矣。”

(4).指 三国 吴 、 东晋 和 南朝 之 宋 、 齐 、 梁 、 陈 。 唐 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诗:“六代更霸王,遗跡见都城。” 宋 贺铸 《水调歌头·台城游》词:“南国本萧洒,六代浸豪奢。” 清 顾炎武 《赠邬处士继思》诗:“筇穿 北固 雪,艇迷 京口 烟。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鲁迅 《无题》诗之一:“六代綺罗成旧梦, 石头城 上月如钩。”

九疑

亦作“ 九嶷 ”。1.山名。在 湖南 宁远县 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 苍梧 之丘, 苍梧 之渊,其中有 九嶷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零陵 界中。” 郭璞 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史记·五帝本纪》:“﹝ 舜 ﹞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 苍梧 九疑 在何处,斑斑竹泪连 瀟湘 。” 金 元好问 《湘夫人咏》:“ 九疑山 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 章贡 ,埋伏到 九嶷 。”

(2).指 九疑山 之神。《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繽其并迎。” 王逸 注:“言 巫咸 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 舜 又使 九疑 之神,纷然来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