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春意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南中春意原文

入仕无知言,游方随世道。
平生愿开济,遇物干怀抱。
已阻青云期,甘同散樗老。
客游南海曲,坐见韶阳早。
旧国别佳人,他乡思芳草。
惜无鸿鹄翅,安得凌苍昊。

诗词问答

问:南中春意的作者是谁?答:钱起
问:南中春意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南中春意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钱起的名句有哪些?答:钱起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36_50

参考注释

入仕

入朝作官。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爵国》:“士入仕宿卫天子者比下士,下士者如上士之下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 唐 元稹 《故京兆府盩厔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始以荫入仕,四仕为 盩厔 尉。”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汉 初,入仕者不限年,如 刘向 、 陈咸 以八十为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 渔洋先生 入仕三十餘年,以醇谨称职, 仁皇帝 甚为优眷。”

知言

(1).有见识的话。《左传·襄公十四年》:“ 秦伯 问於 士鞅 曰:‘ 晋 大夫其谁先亡?’对曰:‘其 欒氏 乎?’ 秦伯 曰:‘以其汰乎?’对曰:‘然, 欒黶 汰虐已甚,犹可以免,其在 盈 乎。’…… 秦伯 以为知言。”《新唐书·朱敬则传》:“ 敬则 以为 秦 汉 世礼义陵迟,不可復用 周 制封诸侯,著论明之,儒者以为知言。” 聂绀弩 《从陶潜说到蔡邕》:“离开 陶潜 , 曹先生 的话,也不算完全的知言。”

(2).谓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论语·尧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何谓知言?’曰:‘詖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唐 韩愈 《送杨支使序》:“夫乐道人之善以劝其归者,乃吾之心也。谓我为邑长於斯而媚夫人云者,不知言者也。”

(3).知音。《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昔称吾於 潁川 ,吾常谓之知言。” 李善 注:“愜其素志,故谓知言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三:“千古知言 汉武帝 ,人难再得始为佳。”

游方

指僧人、道士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摇身一变,变做个游方的云水全真。——《西游记》

世道

指社会状况、风气

唉!别提那 * 的旧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生愿

佛教指强烈的生存愿望

开济

(1).形容情操志向开通美好。《三国志·魏志·和洽传》:“﹝ 和逌 ﹞才爽开济,官至廷尉、吏部尚书。”《梁书·张惠绍传》:“ 张惠绍 志略开济,干用贞果。” 宋 苏轼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尚书左丞王存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之一:“以卿忠义开济,何施不宜。”

(2).开创并匡济。 唐 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唐 罗隐 《上鄂州韦尚书》诗:“都缘未负江山兴,开济生灵校一秋。” 王闿运 《陆建瀛传》:“ 建瀛 才识明敏,开济时务。”

遇物

犹言待人接物。《南史·袁粲传》:“ 袁濯儿 不逢朕,员外郎未可得也,而敢以寒士遇物。” 唐 韩愈 《荐樊宗师状》:“谨洁和敏,持身甚苦,遇物仁恕,有材有识,可任以事。” 宋 秦观 《南池》诗:“遇物贵含垢,修身戒明污。”

怀抱

胸怀

多年来她生活在她的家庭的怀抱中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散樗

不成材之樗木。比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辞。语本《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唐 虞世南 《奉和幸江都应诏》:“多幸霑行苇,无庸类散樗。”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 宾王 散樗易朽,蟠木难容。”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下官出山潦草,隐志不坚,立朝散樗,勛名未立,负媿良多。”

客游

(1).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唐 张谓 《别睢阳故人》诗:“少小客游 梁 ,依然似故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丁戍 ﹞客游 北京 ,途中遇一壮士,名唤 卢彊 。” 清 毛岳生 《赠奉直大夫福建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君继娶 灊山 徐氏 ,有装送,君悉出以偿负,仍不足,乃遂客游至殁。” 周咏 《杂诗》:“客游无可乐,垂涕望故乡。” 陶成章 《浙案纪略·濮振声传》:“ 濮振声 与其友 周鑑 ……等,均以善驭客游,见称乡里。客游亦均仰望而崇拜之。”

(2).指在外寄居或游历之人。

在外寄居或游历。《史记·刺客列传》:“而 聂政 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 宋 戴复古 《庐陵城外》诗:“客游乡土别,景物只同然。” 清 吴敏树 《书毛西垣<黔苗竹枝词>》后:“故友 毛西垣 孝廉客游 贵阳 时,取 黔中 苗俗事,以其族类举之,各为咏歌,成《竹枝》百首。”

南海

(1)

(2) 县名,在广东省境内,现已并入广州市

(3) 对康有为的尊称,其字亦为南海

南海之生死未可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坐见

犹言眼看着,徒然看着。 隋 卢思道 《听鸣蝉篇》诗:“一夕復一朝,坐见凉秋月。”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城北楼宴》诗:“復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坐见 秦 兵垒,遥闻 赵 将雄。”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五:“坐见 幽州 骑,长驱 河 洛 昏。”

韶阳

谓明媚的春光。 唐 皇甫冉 《东郊迎春》诗:“律向韶阳变,人随草木荣。” 宋 张孝祥 《诉衷情·牡丹》词:“花王自有标格,尘外锁韶阳。”

国别

国家的不同;国与国间的区别。 汉 刘向 《<战国策>序》:“因国别者,略以时次。”《隋书·经籍志》:“起自 夏 、 殷 、 周 三代王事,无诸侯国别。”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他乡

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鸿鹄

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苍昊

苍天。《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据坤灵之寳势,承苍昊之纯殷。” 张铣 注:“苍昊,天也。” 唐 李白 《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诗:“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清 唐孙华 《七夕喜雨》诗:“有巧须从苍昊乞,一倾灵液徧乾坤。” 郭沫若 《满江红·毛主席去安源》词:“正前进,气吞玉宇,志凌苍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