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雪

作者:陈郁 朝代:宋代

念奴娇 雪原文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
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
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
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
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 雪的作者是谁?答:陈郁
问:念奴娇 雪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念奴娇 雪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陈郁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没巴没鼻

犹言没巴鼻。 宋 陈郁 《念奴娇·咏雪》词:“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与上下,平白都教一例。”

霎时间

极短时间。 宋 黄庭坚 《两同心》词:“霎时间,雨散云归,无处追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霎时间就冰消瓦解了。”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五:“我待要追随,霎时间雪花乱飞。”

漫天

(1) 遍布天空;满天

漫天大雪

(2) 形容不着边际

漫天胡侃

漫天要价

不论

(1)

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下文多用“都、总”与它呼应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2)

无论,不管

不论你走到那里,都别把我忘了

高低

(1) 无论如何

嘴都说破了,老王高低不答应

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百合花》

(2) 终究,到底

高低找到了这本书

这本书高低叫他弄丢了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平白

清白无罪;没有原因地

总觉得他不可能平白无故离开我

平白挨一顿骂

一例

一律;同样

鼓动

(1) 以言语或行为激励他人使有所行动

鼓动人们去斗争

(2) 唆使

这些坏事是谁鼓动你干的?

边鄙无事,乃群鼓动,欲以买直,归怨天子。——《新唐书·崔群传》

滕六

(1).传说中雪神名。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萧志忠》:“黄冠曰:‘ 萧使君 每役人,必恤其饥寒,若祈 滕六 降雪, 巽二 起风,即不復游猎矣。’” 宋 范成大 《正月六日风雪大作》诗:“ 滕六 无端 巽二 痴,翻天作恶破春迟。” 清 钱谦益 《苦雨叹》诗:“玉女忽随 滕六 笑,雪师兼把雷车掉。”

(2).用以指雪。 宋 杨万里 《再和罗武冈钦若酴醿长句》:“春风一夜吹滕六,旋落旋销不成簇。” 明 无名氏 《四贤记·送炭》:“疎林隐隐,怪西风扑面吹人,无情滕六更纷纷。”

招邀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巽二

古时传说中的风神名。《易·说卦》有“巽为本,为风”之说,故借巽为名。 唐 牛僧孺 《幽怪录·滕六降雪巽二起风》:“若令 滕六 降雪, 巽二 起风,不復游猎矣。” 滕六 ,雪神名。 宋 范成大 《正月六日风雪大作》诗:“ 滕六 无端 巽二 痴,翻天作恶破春迟。”《西游记》第四五回:“慌得那 风婆婆 捻住布袋, 巽二郎 箚住口绳。”

一任

(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

(2).听凭。 唐 杜甫 《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 注引 罗大经 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两家合成一家、一举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调度,更不过问。”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这种东西,我本无用,她也无用,一任 罗太太 抛入字纸篓去罢!”

威势

(1) 威力权势

倚仗威势

(2) 〈方〉∶威风

(3) 威力和气势

入夜,酷暑的威势才稍稍减退

只今

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祥瑞

吉利的征兆

诈称天落祥瑞,池水成醇,树叶藏浆。——《杨家将演义》

鹅鸭

(1).鹅与鸭。皆水禽。《西京杂记》卷四:“羊豕鹅鸭,皆道其数。”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2).形容声音嘈杂,像鹅、鸭鸣叫一样。 宋 苏轼 《九日黄楼作》诗:“诗人猛士杂龙虎, 楚 舞 吴 歌乱鹅鸭。” 清 查慎行 《从湖州至四安舟中大雨》诗:“问路屡见紿,方言乱鹅鸭。”

三更半夜

指深夜

东郭先生

明朝马中锡在《中山狼传》中所描写的人物,他救助被猎人追杀的中山狼,却差点反而被狼吃掉,他代表一类对坏人讲仁慈的人。东郭,复姓

不管

(1)

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

不管身体好坏,他都工作到深夜

(2)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他呼应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点,认为这些缺点在他身上是不可饶恕的,而不管这些缺点在别人身上的情况如何

关上

中医指寸口脉的三个部分(寸口、关上、尺中)之一。也省称关。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上》:“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门儿

门径;门道。《三侠五义》第五三回:“众轿夫俱各笑道:‘瞧不起他,真有门儿。’”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你猜的有点门儿!”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 吴王 苑内花。”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三竿

“ 三竿日 ”的省称。 元 吴莱 《观日赋》:“光已通於一跃兮,影奚候於三竿。”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之润还白下》诗:“冷署三竿卧,遥山九点青。”详“ 三竿日 ”。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随流

(1).应和合拍。《文选·宋玉<高唐赋>》:“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李善 注:“鸟之哀鸣,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随流者,随鸟类而成曲也。”

(2).随着江水流到之处。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

(3).顺应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楼见示》:“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 清 曹寅 《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诵愚山先生荣园句和雪坪来韵》:“即赏感前修,随流问时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无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独其形质亡耳。浩浩然随流平进,而不攓撅於升降也。”

东皇

(1).指天神 东皇太一 。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秉玉朝羣帝,樽桂迎 东皇 。”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俗尚 东皇 祀,謡传 义帝 寃。” 元 陈樵 《碧落洞》诗:“杖头化作光明烛,愿逐 东皇 下九垓。”参见“ 东皇太一 ”。

(2).指司春之神。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 东皇 去后韶华在,老圃寒香别有秋。” 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咏》词:“长信昨来看,忆共 东皇 醉。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蘚生春意。” 明 陈所闻 《懒画眉·春闺四咏》曲:“愁他春尽问 东皇 ,为甚不住些儿去得忙。” 郁达夫 《除夜奉怀》诗:“明朝欲向空山遁,为恐 东皇 笑我痴。”

河原

见“ 河源 ”。

诗文赏析


此词作者是陈郁,号“藏一”这首词是借滥施淫威肆无忌惮的雪来讥讽当时南宋的宰相贾似道。

此词最初两句 ,突兀而来,下笔不凡。“没巴没鼻 ,霎时间 、做出漫天漫地。”三句起笔。“没巴没鼻 ”,为当时俗语,就是今“没来由”的意思,意思是说转瞬之间来了一场漫天漫地的大雪,真是好没来由!这个形势,很像贾似道入相。贾似道本来是个赌徒无赖,以其姐姐突然成了宋理宗的宠妃,而得飞黄腾达,“漫地”。“霎时间”说明非常之快。一个无赖,竟能如此这般 ,正如这场雪一样真是没来由 !所以作者劈头来一句“没巴没鼻 ”,以俗话骂人,无限悲愤之情跃然于纸端 。“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 ”两句 ,紧承“漫天漫地”,字义是雪覆盖一切,以“平白”状雪,饶有兴味,(“平白”又有平空、无缘无故之义 ),而实际上是指贾似道擅权专政。贾似道专政 ,确实有“平白都教一例”的威势,“鼓动滕六 ,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三句,描写暴雪的威势张狂。滕六,一作滕神,是雪神;巽二是风神。风雪二神搅在一起,自然会淫威作恶。用这三句讥贾似道,意义深刻。凡此,皆“鼓动”、“招邀”这三句都有政治内涵 。“识他”两句,字面是指以暴雪为“祥瑞 ”,实际上是责斥朝廷昏庸 ,不识贾似道真面目,纵容庇护,使贾似道更加骄狂、嚣伥。

上片字面写雪的淫威,作者对其一再鞭斥;词的下片变换角度 。由“雪”引出历史典故 ,以讽喻现实。“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三句,写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 年)李愬雪夜袭蔡州,活捉割据大藩吴元济事。作者以古喻今,力在说明在以后的宋蒙战争中 ,贾扮演了可耻的角色。“东郭先生都不管 ,关上门儿稳睡”两句,典出《初学记》,东郭先生不怕严寒,家中贫困,衣履不完,履有上无下,雪中行走,脚尽换地。这首词中的“东郭先生 ”,可能是用来喻亦当时台谏官的失职 。“东郭先生”盖由东郭牙而来。东郭牙,周代名臣,能犯颜直谏,刚直不阿,被立为大谏之官 。这里用以代指当时的谏官。“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五句是作者的想象之辞,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大雪如此作恶多端,必有其消亡的时候,一旦春风送暖,红日高照,这漫天漫地的雪,必将化为流水而去,山河,也就恢复了它的原貌。其中政治含义则是预示贾似道的必然垮台。“东皇”是司春之神,“东风 ”、“暖日”,皆是春天景象,春回大地,山河洋溢着春色,这些都属“东皇”所有,故曰“山河原是我底 ”。这几句用笔明畅,活泼,表达了作者的美好希望。

如上所说,这首词写在贾似道为相期间,作者目睹其 * ,但又不能直接斥责,所以只能借“雪”予以讽刺 。以雪的严酷肆虐比拟贾似道,是很贴切的。而文字亦佳。嘻笑中有怒骂,俗俚中寓严峻,特别是上片,语语有据,句句见血,不愧是一首好的政治讽刺词。这里应当说明的是,这首词在当时并不是孤立出现的。在贾似道执政时,出现不少讽刺他的诗,而只有陈郁的这首词在当时能正面指斥,其他诗却不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