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示黄磵佳诗三读钦羡辄继韵仰报嘉赐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原文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似山阴,清流可共祓。
贪德实以济,行地不郁郁。
赵洛与陶丘,相比亦仿佛。
解后逢公赏,一洗伏流屈。
可爱不可唾,众议那可咈。
彼是公余波,本来非俗物。

诗词问答

问:《蒙示黄磵佳诗三读钦羡辄继韵仰报嘉赐》的作者是谁?答:陈与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与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痴儿

(1).俗言庸夫俗子。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 东西倚晚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

(2).天真无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唐 杜甫 《百忧集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宋 陆游 《对食》诗:“痴儿自堕闍黎计,欢喜闻鐘已过斋。”《红楼梦》第五回:“ 警幻 见 寳玉 甚无趣味,因嘆:‘痴儿竟尚未悟。’”

官事

旧时指公家的事;官府的事宜

偷闲

(1) 抽空

忙里偷闲

(2) 〈方〉∶偷懒;闲着

缨绂

亦作“ 缨黻 ”。1.冠带与印绶。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沉约 《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二》:“珩珮流响,缨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传》:“ 彦和 、 季豫 等年在冲蒙,早此缨紱。” 唐 孟浩然 《宿天台桐柏观》诗:“愿言解缨紱,从登去烦恼。”《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闈。” 明 张居正 《七贤咏·王安丰》:“虽有缨紱累,终知世网疏。”

(2).比喻世俗的束缚。《庄子·逍遥游》“绰约若处子” 晋 郭象 注:“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於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璽,便谓足以缨紱其心矣。”

八川

古代 关中 地区 灞 、 浐 ( 产 )、 泾 、 渭 、 酆 ( 丰 、 沣 )、 镐 ( 滈 、 鄗 )、 潦 ( 涝 )、 潏 ( 泬 )八条河流的总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终始 灞 、 滻 ,出入 涇 、 渭 、 酆 、 镐 、 潦 、 潏 ,紆餘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 唐 杨炯 《宴族人杨八宅序》:“望望八川,苔发 璜溪 之水。” 明 何景明 《渡泾渭》诗:“湮沉九州会,雄壮八川名。”

暴怒

(1) 大怒。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始皇暴怒

(2) ;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

海水忽然暴怒起来

傥或

(1).或许;恐怕。《后汉书·李固传》:“臣所以敢陈愚瞽,冒昧自闻者,儻或皇天欲令微臣觉悟陛下。”

(2).假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乱军贼党,儻或掳了 鶯鶯 ,怎的备?” 元 李景贤 《西游记》第一本第一出:“﹝ 陈 云﹞娘子,灰头草面不打扮,儻或江上遇着相知朋友,怎生厮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儻或为利营私,徇情欺主,明正国法,幽服冥诛。”

山阴

山坡背阴的一面;山的北侧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汉书·补乐志》:“ 郑 卫 之声兴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 晋 左思 《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溪堂书》:“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内江石壁鱼》:“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环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国志·魏志·桓阶陈羣等传评》:“ 陈羣 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 宋 欧阳修 《朋党论》:“ 唐 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 昭宗 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 黄河 ,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顾炎武 《梓潼篇赠李中孚》:“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 李大钊 《混充牌号》:“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

(3).晚 清 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的名称。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 中 法 战争前后,清流繁衍为前后两辈。前清流奉军机大臣 李鸿藻 为魁首,后清流以户部尚书 翁同龢 为支柱。 光绪帝 亲政后,他们以拥帝相标榜,称为帝党,以别于当权的后党。

(4).比喻政治清明。《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寧,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行地

(1).行于地上。《淮南子·人间训》:“今人待冠而饰首,待履而行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蜀郡 有 万里桥 , 玄宗 至而喜曰:‘吾常自知,行地万里则归。’”

(2).《易·坤》:“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王弼 注:“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顺行之故也。乾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 孔颖达 疏:“以柔顺为体,终无祸患,顺行地无疆,不復穷已。”后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顺。《后汉书·皇后纪赞》:“乘刚多阻,行地必顺。”

(3).比喻威德之行。《管子·小匡》:“是故天下之於 桓公 ,远国之民,望如父母,近国之民,从如流水。故行地滋远,得人弥众,是何也?怀其文而畏其武。”

(4).比喻处世实践。《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人之处世,不行易,行而不著迹难。”

(5).经行的地方。 宋 杨万里 《见澹庵胡先生舍人》诗:“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陶丘

(1).两重的山丘。《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 邢昺 疏:“丘形上有两丘相重累者,名陶丘。” 郝懿行 义疏:“陶从匋,匋是瓦器,丘形重累似之。”

(2).古地名。在今 山东 定陶 西北。《书·禹贡》:“导 沇水 ,东流为 济 ,入于 河 ,溢为 滎 ,东出于 陶丘 北。” 孔颖达 疏引 郭璞 曰:“今 济阴 定陶城 中有 陶丘 。”《后汉书·明帝纪》:“ 陶丘 之北,渐就壤坟,故荐嘉玉絜牲,以礼 河 神。” 李贤 注引 孙炎 曰:“形如累两盂也。”

(3).复姓。 春秋 齐 有大夫 陶丘德 ; 汉 有侍御 陶丘仁 。见《通志·氏族三》。

相比

(1) 互相考校、比较

(2) 互相联合,编在一起

(3) 相近;差不多

(4) 相互勾结

仿佛

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解后

见“ 解逅 ”。

伏流

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裂缝中流动的水,潜伏地下的水流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可爱

(1) 令人敬爱的

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书·大禹谟》

(2) 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

可爱的孩子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众议

众人的议论。《汉书·王莽传上》:“臣 莽 子女诚不足以配至尊,復听众议,益封臣 莽 。”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诚当博览众议,从其安者。”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常愿携手,寘彼众议。”《旧唐书·卢怀慎传》:“ 李杰 勤苦絶伦,贞介独立,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干时之材,众议推许。”

余波

指事件结束后残留的影响

本来

(1) 从一开始

(2) 向来,原来

(3) 原先;先前

(4) 理所当然

俗物

(1).对世俗庸人的鄙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嵇 、 阮 、 山 、 刘 在竹林酣饮, 王戎 后往。 步兵 曰:‘俗物已復来败人意!’”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涣之》:“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 沙汀 《困兽记》四:“便是现在,她也并不满意他的,认为他只是一个穿着漂亮、毫无教养的俗物。”

(2).不高雅的物品。 宋 苏轼 《与徐得之书》之八:“ 得之 晚得子,闻之喜慰可知。不敢以俗物为贺,所用石砚一枚送上,须是学书时矣。”《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但今日是你为妇之始,用这些俗物,非礼也。”

(3).通俗的东西。《红楼梦》第五十回:“众人都道:‘也要做些浅近的俗物才是。’ 湘云 想了一想,笑道:‘我编了一支“点絳唇”,却真是个俗物,你们猜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