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宝地苍霞

作者:伍瑞隆 朝代:明代

原文

天开檀海秘,人现宰官身。

玉鼎调明主,金仙属老臣。

九衢悬慧日,四照尽阳春。

晚就苍霞地,闲同宝树邻。

江山留胜迹,题咏忆前人。

学接千秋统,心兼八解真。

地灵霖作石,道广露为津。

回首三千界,青云满后尘。

诗词问答

问:《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宝地苍霞》的作者是谁?答:伍瑞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伍瑞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伍瑞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参考注释

天开

超越常规的活动, 焕发、奔放

异想天开

宰官

(1). 周 代冢宰的属官。《国语·晋语九》“以随宰人” 三国 吴 韦昭 注:“宰人,宰官也。”

(2).泛指官吏。《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 晋 郭象 注:“苟有乎大小,则虽大鹏之与斥鷃,宰官之与御风,同为累物耳。” 唐 耿湋 《题惟干上人房》诗:“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想起俺家法门中,这个修持,象什么,好象如今宰官们的阶级从八九品巴到一二。”

(3).特指县官。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在 苏州 日,挽 吴县 令 贺吉人 云:‘……卅年前进士,盖棺犹是宰官身。’”

玉鼎

(1).玉制的鼎。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汉成帝 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炉。”《宋书·符瑞志下》:“ 晋成帝 咸康 八年 庐江 舂穀 县 留珪 夜见门内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围四寸。 豫州 刺史 路永 以献。著作郎 曹毗 上《玉鼎颂》。”

(2).指传国重器。喻国运,政权。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玉鼎再亏,金陵不復。”

(3).古代炊具的美称。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故有忽白璧而乐垂纶,负玉鼎而要卿相。” 宋 秦观 《茶》诗:“玉鼎注漫流,金碾响杖竹。”

(4).指香炉。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贤七绝》之三:“声和塞色金徽润,香散穹庐玉鼎温。”

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诗:“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王琦 注:“金仙,谓佛。”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恼,徘徊夜未眠,月中乘兴去,还拟问金仙。” 清 姚鼐 《岳麓寺》诗:“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老臣

(1) 老年人对君主或他人的谦称

老臣病足。——《战国策·赵策》

(2) 又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九衢

(1).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楚辞·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王逸 注:“九交道曰衢。” 游国恩 纂义:“靡蓱九衢,即谓其分散如九达之衢也。”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 明 刘基 《秋兴》诗之一:“九衢车马如流水,尽是 邯郸 梦里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

(2).草名。《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九衢之草千计,四照之花万品。” 刘良 注:“九衢草其枝交错,相重九出也。” 南朝 梁元帝 《为妾弘夜姝谢东宫赉合心花钗启》:“ 夜姝 昔往 阳臺 ,虽逢四照。曾游 澧浦 ,惯识九衢。”

慧日

(1).佛教语。指普照一切的法慧、佛慧。《法华经·普门品》:“无垢清浄光,慧日破诸闇。”《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荫法云於真际,则火宅晨凉;曜慧日於康衢,则重昏夜晓。” 李善 注引 刘蚪 曰:“菩萨圆浄,照均明两,故曰慧日。”

(2).指佛 释迦牟尼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自慧日潜暉,传灯寂照,外道蚁聚,异学蜂飞。”

四照

(1).(光华)照耀四方。《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郭璞 注:“言有光燄也。”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开丹房以四照,舒翠叶而九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雪霏五彩,光流四照。”

(2).指光华四照的花。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冠五华於仙草,超四照於灵木。”《北齐书·文苑传序》:“开四照于春华,成万寳于秋实。”

阳春

温暖的春天

晚就

犹晚成。 晋 陆机 《思亲赋》:“感瑰姿之晚就,痛慈景之先违。”

苍霞

青云。 唐 韩愈 《读东方朔杂事》诗:“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宋 王安石 《示安大师》诗:“道人深 北山 为家,宴坐白露眠苍霞。”

宝树

(1).佛教语。指七宝之树,即极乐世界中以七宝合成的树木。《法华经·寿量品》:“宝树多花菓,众生所游乐。” 南朝 梁简文帝 《六根忏文》:“香风净土之声,宝树鏗鏘之响,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吴筠 《思还淳赋》:“宝树琼轩,凌云照日。鏗鍠窈窕,不可谈悉。” 许地山 《空山灵雨·七宝池上的乡思》诗:“ 迦陵频迦 鼓着翅膀,飞到池边一棵宝树上。”

(2).泛指珍奇的树木。《中国民间故事选·百鸟床》:“老辈人说过:走过南山的桂树林,在一个万丈高崖上,有一株宝树,这株树上的叶子啊,一年四季绿油油的,还随时开着象红宝石样的花朵。”

(3).古代妇女首饰中的步摇。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反插金鈿,横抽宝树。” 吴兆宜 注:“《后汉·舆服志》:‘皇后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繆,一爵九华。’”

(4).犹玉树。喻佳子弟。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语言》:“ 谢太傅 ( 谢安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车骑( 谢玄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非 谢 家之宝树,接 孟 氏之芳邻。”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胜迹

名胜古迹

江山留胜迹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 雷峰塔。——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题咏

见“ 题咏 ”。

亦作“ 题咏 ”。1.歌吟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诗词以志纪念。 元 宋旡 《甘露寺放舶至瓜洲风作》诗:“愁烦復消释,题咏纪曾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总论》:“ 晋 唐 名蹟,品题甚少;即有品题,不过观欵题名而已。至 宋 元 人始尚题咏。题得好益增名贵;题得不好,益增厌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邹广文效忠图》:“嗣復分绘十图装册,乞名流题咏,一时作者九十餘人。”

(2).指为歌咏某一景物、书画或某一事件而题写的诗词。 宋 陆游 《上辛给事书》:“甚至於邮传之题咏,亲戚之书牘,军旅官府仓卒之间,符檄书判,类皆可以洞见其人之心术才能与夫平生穷达寿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已而泊舟,过长廊,见壁上题咏甚多,即命笔记词其上。”《红楼梦》第二三回:“话説 贾元春 自那日幸 大观园 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 探春 依次钞録妥协,自己编次,敍其优劣。” 端木蕻良 《遥远的风沙》:“都尉,巡阅史,边将……的题咏很多,看不过来了也看不清了。”

前人

(1) 以前的人

满意地详细讲述这位诗人与他的前人的不同之处

(2)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地灵

(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

(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三千界

“ 三千大千世界 ”的省称。 唐 李远 《赠潼关不下山僧》诗:“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元 乔吉 《水仙子·中秋后一日》曲:“坐金色三千界,倚天香十二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逃难》:“便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铁鞋踏破三千界。” 蔡寅 《游上野博览会》诗:“蓬仙游戏三千界,海客赢奇百万钱。”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后尘

行路时身后扬起的灰尘,比喻在别人的后面

干工作要勇于创新,不步后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