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妙高堂原文

妙以高入神,高因妙绝尘。

相需相得彰,谁主还谁宾。

孰不知其然,拈出始信真。

至理非奇谈,髯翁诚仙人。

拟登浮玉山,相證以明春。

诗词问答

问:妙高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妙高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六

参考注释

入神

(1) 专注于眼前有浓厚兴趣的事物或陷入沉思

他入神地站在画前,良久方才离去

(2) 形容达到精妙的境界

这幅人物画画得真入神

妙绝

(1) 美妙极了

(2) 精妙绝伦

相需

见“ 相须 ”。

相得

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与公甚相得。——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其然

(1).犹言如此。《论语·宪问》:“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后汉书·党锢传序》:“若 范滂 、 张俭 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周书·王杰王勇等传论》:“ 耿豪 、 王勇 ,不其然乎。”

(2).必如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申丰 ﹞对曰:‘其然,将具敝车而行。’” 杜预 注:“其然,犹必尔。”

信真

相信是真的。《红楼梦》第九六回:“ 袭人 等却静静儿的听得明白,头里虽也听得些风声,到底影响,只不见 宝钗 过来,却有些信真。”

至理

(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非奇

不妙,不好;不宜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浮玉山

亦省称“ 浮玉 ”。1.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又云构 浮玉 ,宛与 崑 閬 匹。”原注:“ 太湖 乃仙家 浮玉 之北常。”

(2).指今 江苏省 镇江市 的 金山 、 焦山 。 宋 苏轼 《甘露寺弹筝》诗:“白浪翻空动 浮玉 ,唤取吾家双凤槽。” 宋 周必大 《二老堂杂志·记镇江府金山》:“ 焦山 大江环遶,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 南朝 谓之 浮玉山 。” 清 王士禛 《海门歌》:“中流一岛号 浮玉 ,登高眺远何茫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