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酹江月原文

天然灵种,遍尘寰、不许一枝分植。瀛海沈沈群玉宴,迥出八仙标格。珠幄留云,翠绡笼雪,浅露宫黄额。无双亭下,未容凡卉连璧。
犹是射虎归来,朱兰独倚,曾作东风客。素态自羞时态改,何必铅华倾国。舞影鸾孤,绕心蝶倦,占断春消息。月明十里,坐中还记曾识。

诗词问答

问:酹江月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酹江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尘寰

人世间

自此尘寰音信断

不许

(1)

不允许,不让

不许说慌

(2)

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3)

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进行

不许儿童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枝分

分支,分岔。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淮水 於县枝分,北为 游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 汉水 ﹞北出 旬山 ,东南流,逕 平阳戍 ,下与 直水 枝分东注。”

瀛海

浩瀚的大海

沈沈

亦作“沉沉”。1.盛貌;茂盛貌。《淮南子·俶真训》:“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 高诱 注:“茫茫沉沉,盛貌。”《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 李善 注:“沉沉,茂盛之貌也。” 唐 李咸用 《题王处士山居》诗:“云木沉沉夏亦寒,此中幽隐几经年。” 宋 范成大 《桔园》诗:“沉沉剪綵山,垂垂万星毬。”

2.水深貌;雨大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沉沉隐隐,砰磅訇礚。” 李善 注:“沉沉,深貌也。”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波沉沉而东注,日滔滔而西属。” 唐 何希尧 《柳枝词》:“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二五:“银烛秋堂独听心,隔帘谁报雨沉沉。”

3.形容深沉。 南朝 宋 鲍照 《代夜坐吟》:“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 唐 罗隐 《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秋河耿耿夜沉沉,往事三更尽到心。” 宋 司马光 《又即事上呈》诗之二:“近来方得醉中趣,熟寐沉沉是醉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余甫饮一勺……血气全消,未半盂,沉沉睡去。”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六:“碧栏干外夜沉沉,斜倚云屏烛影深。”

4.形容心事沉重。 唐 王建 《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诗:“沉沉百忧中,一日如一生。” 清 邢昉 《九江城南楼晚眺》诗:“履运适如此,忧端苦沉沉。” 清 龚自珍 《夜坐》诗:“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冰心 《寄小读者》三:“我心沉沉如死,倒觉得廓然。”

5.形容物体沉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程生 ﹞自外归,缓其束带,觉带端沉沉,若有物堕。”《花月痕》第四六回:“﹝ 仲池 ﹞临行, 肇受 取个沉沉的包裹,纳入 仲池 袖里。”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橙黄的繐子仍旧沉沉地垂下来,但颜色已不十分鲜明,蜘蛛在上面结了网。”

6.形容寂静无声或声音悠远隐约。 唐 柳宗元 《游黄溪记》:“﹝溪水﹞黛蓄膏渟,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唐 李商隐 《河内》诗:“鼉鼓沉沉虬水咽, 秦 丝不上蛮丝絶。” 宋 苏舜钦 《演化琴德素高因为作歌以写其意》:“风吹仙籟下虚空,满坐沉沉竦毛骨。” 明 陈铎 《醉罗歌·闺怨》曲之四:“漏点沉沉响铜壶,好难把长更度。” 清 龚自珍 《冬日小病寄家书作》诗:“餳簫咽穷巷,沉沉止復吹。”

7.形容音信杳无。 唐 杜牧 《月》诗:“三十六宫秋夜深, 昭阳 歌断信沉沉。” 宋 张先 《清平乐》词之一:“ 陇 上《梅花落》尽, 江 南消息沉沉。” 明 汤显祖 《紫箫记·下定》:“ 鲍四娘 为何音信沉沉,没些定夺。”

亦作“沉沉”。宫室深邃貌。《史记·陈涉世家》:“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 涉 之为王沉沉者!’”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沉沉,宫室深邃之貌也。” 唐 魏徵 《暮秋言怀》诗:“沉沉 蓬莱阁 ,日久乡思多。”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张敦梦医》:“﹝ 张敦 ﹞尝侨寓 潮州 ,梦人邀去,大屋沉沉如王居,立俟门左,吏导之使入。” 清 龚自珍 《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红楼一角沉沉,那厢灯火秋娘院。” 朱锡梁 《白门咏史》:“沉沉殿影照 秦淮 , 后主 词场亦霸才。”

迥出

亦作“逈出”。1.高耸貌。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 巫山 高不穷,逈出 荆门 中。”《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侯景 ﹞众见飞桥逈出,崩腾而走。” 明 傅新德 《送郭青字参藩巴蜀》诗:“ 岷 峨 迥出天连雪,栈阁平临马度云。”

(2).突出;超群。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下:“ 子阳 诗奇句清拔, 谢朓 常嗟颂之。 洪 虽无多,亦能自迥出。” 金 王若虚 《清虚大师侯公墓碣》:“﹝师﹞年十四已克主大醮,词音清亮,逈出一时,儕辈翕然推服。”

(3).高出;超过。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梅之清香玉色,迥出桃李之上。”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刘长卿 体物情深,工於铸意,其胜处有逈出盛 唐 者。” 清 陈鳣 《对策》卷五:“今观 蕡 ( 唐 刘蕡 )策,力攻藩镇之强,痛斥阉寺之祸,劲气直节,凛凛逼人,迥出 牛僧孺 、 元稹 、 白居易 之上。”

八仙

神话传说中道教八位神仙,即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标格

风范、品格

翠绡

绿色的薄绢。 唐 杜牧 《题池州弄水亭》诗:“ 弄水亭 前溪,颭灩翠綃舞。” 宋 秦观 《八六子》词:“素弦声断,翠綃香减。” 宋 陈亮 《水龙吟·春恨》词:“罗綬分香,翠綃封泪,几多幽怨!”

浅露

措词直率而不委婉、含蓄

词意浅露

宫黄

古代妇女额上涂饰的黄色。 宋 周邦彦 《瑞龙吟》词:“因念箇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用约字》词:“浅把宫黄约。细端相、 普陀 烟里,金身珠络。” 宋 姜夔 《角招》词:“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参见“ 宫额 ”。

无双亭

亭名。其故址在今 江苏省 扬州市 内。其地 后土庙 琼花古称天下无双,亭名本此。相传为 宋 欧阳修 所建。 宋 周必大 《玉蕊辨证·咏琼花》引《移琼花》诗序:“自 淮南 迁 东平 ,移 后土庙 琼花植於 濯缨亭 ,此花天下独一株尔。 永叔 为 扬州 作 无双亭 以赏之。” 宋 刘敞 《无双亭观琼花》诗:“东风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

凡卉

普通花草。亦用以喻平庸的人。 唐 柳宗元 《戏题阶前芍药》诗:“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元 赵孟頫 《江城子·赋水仙》词:“遮莫人间,凡卉避清妍。”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恐凡卉不足以奉君兮,愿永言乎蘅杜。”

连璧

并连的两块璧玉。比喻并美的两物

以日有为连璧,晨辰为珠玑。——《庄子·列御寇》

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射虎

(1).指 汉 李广 和 三国 吴 孙权 射虎的故事。《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 右北平 ,射虎,虎腾伤 广 , 广 亦竟射杀之。”

(2).诗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豪气。 宋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词之二:“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鬚不?” * 《远望》诗:“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3).猜灯谜。灯谜亦名灯虎,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正是:门前榜出雕虫技,座上邀来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条灯谜,均能射中否?”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朱兰

兰花的一种。 宋 王贵学 《王氏兰谱·白兰》:“朱兰得于 朱僉判 ,色黄。多者十一萼,花头似开,倒向一隅,若虫之蠹榦,叶长而瘦。”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坚性封植》:“李通判、灶山、朱兰、郑伯善、鱼魫、用山下流聚沙泥种。夕阳红以下诸品,则任意栽种。”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时态

(1) 动词中一种形式区别,表示过去、现在或将来,或它所指示的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时间

过去时态

(2) 表示时间的差别的

时态变化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铅华

用来化妆的铅粉

倾国

(1).倾覆邦国。《晏子春秋·谏上十》:“此离树别党,倾国之道也, 婴 不敢受命。”《史记·项羽本纪》:“此天下辩士也,所居倾国。”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輦何由过 马嵬 !”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雪后书怀》:“燕頷封侯空有相,蛾眉倾国自难昏。”

(2).谓耗尽国力。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故未服之时,劳师远攻,倾国殫货,伏尸流血,披坚败敌如此之难也。”

(3).举国,全国。极言人多。 唐 杜甫 《留花门》诗:“胡为倾国至,出入暗金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拾遗》:“方 符坚 倾国而来,朝野大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和尚》:“当是时,倾国瞻仰,男女喘汗属於道。”

(4).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唐玄宗 《好时光》词:“莫倚倾国貌,嫁取箇、有情郎。”《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眼角偷传倾国貌,心苗曾倩多情种。”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空谷未闻倾国貌,褰帷都作倚门妆。”参见“ 倾国倾城 ”。

(5).指美女。 南朝 梁 何思澄 《南苑逢美人》诗:“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齐贤 注:“倾国指妃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泛湖》:“载去 西施 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鸾孤

鸾镜照孤影;孤鸾。谓情人离去,孤单独处。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凤去楼扃夜,鸞孤匣掩辉。” 五代 刘兼 《春怨》诗:“锦书雁断应难记,菱镜鸞孤貌可怜。” 明 唐寅 《侥侥令·尾》曲:“寃家莫把人孤负,早会合共成一处,免教我凤隻鸞孤。”

占断

全部占有,占尽。 唐 吴融 《杏花》诗:“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元 汤式 《一枝花·赠张韶舞善 * 》套曲:“消鬱闷,发清兴,占断梨园第一名,非誉非矜。” 瞿秋白 《荒漠里》:“说鼓书,唱滩簧,廉价的旧小说,冒牌的新小说……仍旧占断着群众的‘读者社会’。”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坐中

(1).座席之中。《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项羽 既饗军士,中酒,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令 项庄 拔剑舞坐中,欲击 沛公 , 项伯 常屏蔽之。”

(2).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