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旨免江省积欠诗以志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降旨免江省积欠诗以志事原文

三年积欠逾百万,重矣民艰怜不遑。

岂是正供逋有意,都缘借项迫无偿。

追呼忍更施穷巷,蠲逭因教副省方。

雨雪早闻春泽好,同民乐实沐穹苍。

诗词问答

问:降旨免江省积欠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降旨免江省积欠诗以志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降旨免江省积欠诗以志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

2. 自庚子南巡蠲免江省积欠后甫越三年兹入疆伊始周咨民隐江宁藩司所属又有未完地丁漕项等银三十六万七千五百两零民借籽种等银十五万一千九百两零米麦豆十八万九千七百石零苏州藩司所属未完地丁漕项银四万五百两零民借籽种银一千二百两零米豆三万八千九百石零安徽藩司所属未完地丁等银三十七万三千二百两零民借籽种银六万一千九百两零漕项银八万三千一百六十两零米麦豆六万五千七百石零合计银米共一百三十馀万并降旨蠲免

参考注释

积欠

(1) 累次欠下

积欠了还不完的债

(2) 指积累下来的债款,欠款

百万

(1)

(2) 一百个万;一千个千,实数

(3) 虚指,言数量极多

伏尸百万。——《战国策·魏策》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三国志·诸葛亮传》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民艰

民众的艰难困苦。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伏乞勅下户部,俯念民艰。”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皇帝軫念民艰,正供之额,概从俭薄。”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先秦 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世厉俗为主。”

不遑

没有时间;来不及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李朝威《柳毅传》

正供

(1).常供;法定的赋税。《清会典事例·户部·赐复一》:“大兵屯驻西边,一切军兴徵缮,皆动支正供帑项,不使累及閭阎。”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正供之额,概从俭薄。” 清 梅曾亮 《黄个园家传》:“户部以正供入不充,募富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三节:“ 五代 租税,大抵正供以外,附征农器钱(每亩一文半)、曲钱(每亩五文)、匹帛钱、鞋钱、地头钱、蚕盐钱及诸包折科。”

(2).正规的供品。

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无偿

不需代价,无须报酬的

无偿资助

追呼

(1).追赶呼喊。《汉书·蒯通传》:“亡肉家遽追呼其妇。”《三国志·魏志·韩暨传》:“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 茂 ,以首祭父墓。”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追呼之声愈近。”

(2).谓吏胥到门号叫催租,逼服徭役。 唐 元结 《舂陵行》:“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新唐书·陆贽传》:“农桑废于追呼,膏血竭于笞捶。”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次男避追呼,远出归无期。”

穷巷

(1).冷僻简陋的小巷。《墨子·号令》:“吏行其部,至里门,正与开门内吏,与行父老之守及穷巷幽间无人之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 唐 王维 《渭川田家》诗:“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清 方苞 《书<烈妇东鄂氏事略>后》:“穷巷篳门,艰贞苦恨而湮灭无闻者,更不知其几矣。”

(2).犹穷乡。《商君书·更法》:“穷巷多怪,曲学多辩。”《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陈涉 ﹞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

省方

巡视四方。《易·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孔颖达 疏:“省视万方,观看民之风俗。” 汉 班固 《东都赋》:“乃动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圣人以叶时同律,义在於省方;皇储以守器承祧,任隆於监国。”《清史稿·礼志八》:“皇帝省方观民,特举时巡盛典。”

春泽

春雨。比喻恩泽。 晋 潘岳 《西征赋》:“弛秋霜之严威,流春泽之渥恩。”

民乐

民间的音乐

穹苍

地球上空巨大的圆拱或穹窿;天空,苍穹

舒愤诉穹苍

杀气凌穹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