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

作者:顾炎武 朝代:清代

古北口原文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诗词问答

问:古北口的作者是谁?答:顾炎武
问:古北口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顾炎武的名句有哪些?答:顾炎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灵山

(1).道家指 蓬莱山 。《文选·左思<吴都赋>》:“巨鼇贔屓,首冠 灵山 。” 吕向 注:“ 灵山 ,海中 蓬莱山 。”

(2).指传说中的 昆仑山 曾城 。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逯钦立 校注:“ 灵山 ,指 崑崙 曾城 。”

(3).借指 昆仑山 。 南朝 梁 沉约 《锺山》诗:“ 灵山 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锺山 , 昆仑山 的别名。参见“ 曾2城 ”。

(4). 印度 佛教圣地 灵鹫山 的简称。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诗》之五:“朝游浄国侣,暮集 灵山 羣。”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 彭泽 因家凡几世, 灵山 预会是前生。”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既到 灵山 ,岂可不朝我佛。”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彷彿 灵山 集海会,弟子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悲或欣然。”原注:“ 灵山 ,即 灵鷲山 ,佛説法处。”

(5).道书所称的福地之一。在今 江西省 上饶县 北。《云笈七籤》卷二七:“其次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第三十三 灵山 在 信州 上饶县 北, 墨真人 治之。”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三·上饶县》:“ 灵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灵鷲山 。道书第三十三福地,实郡之镇山也。”

(6).指有灵应的山。《云笈七籤》卷一二二:“ 江油 旧壤,境带灵山,自狩 巴 梁 ,屡照感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七九:“急报东方两星使,灵山吐溜为粮船。”

(7).对山的美称。 唐 刘斌 《咏山》:“灵山峙千仞,蔽日且嵯峨。 紫盖 云阴远, 香炉 烟气多。”

花生

落花生

流泉

(1).流动的泉水。《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 碧野 《雪路云程》:“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汇成的。”

(2).古代钱币名。泛指钱币。《隋书·刑法志》:“公平难遇其人,流泉易启其齿。”

入塞

(1).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军人从边塞返归的情景。《西京杂记》卷一:“﹝ 戚夫人 ﹞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晋书·乐志下》:“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后渐用之横吹,有双角即胡乐……用者有《黄鵠》、《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杨》、《望行人》十曲。” 唐 岑参 《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颯颯。”

(2).词调名。调名本古乐府横吹曲《入塞》辞,双调,五十二字。参阅《词谱》卷九。

少保

(1).古代官名。“三孤”之一。 周 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后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书·周官》:“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 孔 传:“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特置此三者。”

(2).指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官。

受降城

城名。 汉 唐 筑以接受敌人投降,故名。 汉 故城在今 内蒙古 乌拉特旗 北; 唐 筑有三城,中城在 朔州 ,西城在 灵州 ,东城在 胜州 。《史记·匈奴列传》:“ 汉 使贰师将军 广利 西伐 大宛 ,而令因杅将军 敖 筑 受降城 。” 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诗:“ 迴乐峰 前沙似雪, 受降城 外月如霜。”《新唐书·张仁愿传》:“时 默啜 悉兵西击 突骑施 , 仁愿 请乘虚取漠南地,於 河 北筑三 受降城 ,絶虏南寇路。” 明 敖英 《塞上曲》:“ 受降城 上月,暮色隐悲笳。”亦省作“ 受降 ”。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岂直 受降 可筑, 涉安 启土而已哉!” 宋 黄庭坚 《奉答谢松定与荣子邕论狄元规孙少述诗长韵》:“世方尊两耳,未敢筑 受降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