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山

作者:曾季貍 朝代:宋代

灵谷山原文

旧闻伯子记,已得灵谷名。
隐然望此州,奇胜称山灵。
悬崖泻瀑布,如高屋建瓴。
乔松数十丈,下有千岁苓。
仄足行鸟道,势欲抟青冥。
仙事虽渺茫,幽讨未忘情。
高秋八月后,择胜来经行。
黄冠两三人,淡然亦忘形。
烟霞到几席,爽气来户庭。
瘦笻閒指点,老瓦同注倾。
惭非换鹅手,不敢临黄庭。
或可联石鼎,未秘让弥明。
重阳无十日,黄1~1菊渐向荣。
佳哉此天气,一笑未易营。
但愿脚力健,年年此寻盟。

诗词问答

问:灵谷山的作者是谁?答:曾季貍
问:灵谷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季貍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季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旧闻

指过去发生的事情,特指掌故、逸闻、琐事等

伯子

(1).古代弟为兄卜葬时,祝辞中对兄长的称呼。《礼记·杂记下》:“祝称卜葬虞,子孙曰哀,夫曰乃,兄弟曰某,卜葬其兄弟曰伯子某。” 孔颖达 疏:“若兄弟相为,其弟为兄则祝辞云:某卜葬兄伯子某;若兄为弟则云:某卜葬其弟某。” 孙希旦 集解:“伯子,谓其居长者也。”

(2).伯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没有姪儿叫个伯子来家看鹅之理!” 王古鲁 注:“ 吴 语称‘伯父’‘叔父’‘姪儿’做‘伯子’‘叔子’‘姪子’。”

(3).长子。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先生为今相国 容齐公 之伯子。”

丈夫的哥哥。《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伯子不良,把言语调戏我,我正色拒之。” 王古鲁 注:“此处指‘丈夫的哥哥’。”

灵谷

(1).神灵居住的山谷。《云笈七籤》卷九七:“寥笼灵谷虚,琼林蔚萧森。”《云笈七籤》卷一百:“灵谷秀澜縈,藏身栖巖京。”

(2).寺名。在 江苏省 南京市 紫金山 东南坡、 中山陵 东。原址在山西南坡 独龙阜 ,名 开善寺 , 梁武帝 时建。 宋 名 太平兴国寺 ,后为 蒋山寺 。 明 初以营建 孝陵 迁今址,改名 灵谷寺 。有 无梁殿 、 灵谷塔 、 三绝碑 等胜迹。 清 钱谦益 《顾与治五十初度》诗:“ 灵谷 梅花成昔梦, 蒋山 云物起新思。”

隐然

隐隐约约的样子

隐然可见

奇胜

谓景物非常优美。《新唐书·文艺传中·王维》:“﹝ 维 ﹞别墅在 輞川 ,地奇胜。” 宋 范仲淹 《与晏尚书书》:“又郡之山川,接于 新定 ,谁谓幽遐,满目奇胜。” 清 恽敬 《舟经丹霞山记》:“ 敬 闻 韶 有 韶石山 , 虞舜 南巡奏乐於是,以为是山之奇胜足当之矣。”

山灵

(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悬崖

陡峭山崖

悬崖之颠。——明· 顾炎武《复庵记》

瀑布

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西游记》

高屋建瓴

建:倾倒;瓴:水瓶。 在高屋顶上把水瓶里的水倒下。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加兵诸侯,如高屋之建瓴,水神皋天邑,以先得者为上计。——宋· 周邦彦《汴都赋》

毛 * 洞察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导革命战争中表明了非凡的英明和伟大的气魄。

例句:

专家们高屋建瓴,充分发表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乔松

(1).高大的松树。《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汉 马融 《广成颂》:“陵乔松,履脩樠;踔攳枝,杪标端;尾苍蜼,掎玄猨;木产尽,寓属单。”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特俾丝萝,得附乔松。”

(2).古代传说中 王子乔 和 赤松子 的并称。两人均为传说中的仙人。《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 伯夷 之廉,长为 应侯 ,世世称孤,而有 乔 松 之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居有 泰山 之固,身为 乔 松 之偶。”《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但存忠孝节,何必寿 乔 松 。”

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仄足

侧足。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六:“悬途多仄足,崎圃无脩畦。”

鸟道

只有鸟才能飞越的路,比喻狭窄陡峻的山间小道

青冥

天空

青冥浩荡不见底。——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渺茫

(1) 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

(2) 烟波辽阔的样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忘情

(1)

(2) 失神;无动于衷

不能忘情

(3) 不能节制感情

忘情地欢唱

高秋

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经行

佛教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

雁荡经行云漠漠。——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黄冠

(1) 黄色的冠帽,多为道士戴用

(2) 用以指代道人

入华山为黄冠。—— 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范君为黄冠矣。

空空黄冠

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两三片。”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空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 老舍 《骆驼祥子》一:“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

淡然

漫不经心,毫不在意的样子

淡然处之

忘形

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几席

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史记·礼书》:“疏房牀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诗:“岂如几席间,百态生浓纤。暮云点新翠,孤烟起朝嵐。”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寻绳透帘幕,掉尾来几席。”

户庭

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儼同闤闠。”

指点

指示;点明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指点两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老瓦

指老瓦盆。 宋 林景熙 《渔舍观梅》诗:“影落寒磯和雪钓,香浮老瓦带春斟。” 清 吴锡麒 《折桂令·述怀》曲:“倾老瓦醉来白酒,卧芦花稳过黄紬。”参见“ 老瓦盆 ”。

换鹅手

指在书法上深有造诣的人。 宋 黄庭坚 《寄上高李令怀道》诗:“摩拂幼妇篇,惭非换鹅手。”参见“ 换鹅 ”。

不敢

(1)

没有胆量,没有勇气做某事

他不敢拒绝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众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

(3)

谦词,不敢当

贵姓?不敢当,姓盛。——周立波《山乡巨变》

黄庭

(1).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唐 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 山阴 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宋 苏轼 《留题仙都观》诗:“飞符御气朝百灵,悟道不復诵《黄庭》。”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

(2).指 晋 王羲之 书写的《黄庭经》法帖。 宋 秦观 《春日》诗之四:“春禽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正长。”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曹娥》、《乐毅》,尚有蹊径可寻,至《兰亭》、《黄庭》,几莫知其端倪矣。”

(3).指中央。《黄庭内景经》 务成子 题解:“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方向呵,镇黄庭,通紫极,子午坤乾。”亦特指脾。一说为体中的虚拟之所。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古人以黄庭为脾。不然也,黄庭有名而无所,冲气之所在也。”

石鼎

陶制的烹茶用具。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拔俭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牀;盘案之间,不过桑杯、石鼎。” 唐 皮日休 《冬晓章上人院》诗:“松扉欲啟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 宋 范仲淹 《酬李光化见寄》诗之二:“石鼎鬭茶浮乳白,海螺行酒灔波红。” 元 刘詵 《和友人游永古堂》:“胜日偶寻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沤。”

重阳

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现又定为老人节。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 * 《采桑子·重阳》

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向荣

滋长茂盛

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天气

在较短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大气状况;气象情况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但愿

只希望;只愿

但愿我重新变得年轻

脚力

(1) 走路的能力;两腿的力气

他一天能走八、九十里,脚力很好

(2) 旧称传递文书的差役或搬运货物的人

(3) 脚钱或给送礼的仆役的赏钱

(4) 〈方〉∶靠山;门路

人家见他有此脚力,没有一个不巴结他的

寻盟

重温旧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杜预 注:“寻,重也。寒,歇也。”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仪礼》注云:“寻,温也……则诸言寻盟者,皆以前盟已寒,更温之使热。温旧即是重义,故以寻为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