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輈侍郎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寄李輈侍郎原文

终过盟津书,分明梦不虚。
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余。
宾幕谁嫌静,公门但晏如。
櫑鞞干霹雳,斜汉湿蟾蜍。
追琢垂今后,敦庞得古初。
井台怜操筑,漳岸想丕疏。
亦翼铿珉珮,终当直石渠。
此身多抱疾,幽里近营居。
忆漱苏门涧,经浮楚泽潴。
松栽侵古影,荤断尚芹菹。
语嘿曾延接,心源离滓淤。
谁言姓琴氏,独跨角生鱼。

诗词问答

问:寄李輈侍郎的作者是谁?答:贾岛
问:寄李輈侍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寄李輈侍郎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贾岛的名句有哪些?答:贾岛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73-39

参考注释

盟津

即 孟津 。古 黄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 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伐 纣 ,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 黄河 。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竹书纪年》卷上:“ 周 师渡 盟津 而还。”《史记·周本纪》:“诸侯不期而会 盟津 者八百诸侯。” 三国 魏 曹操 《蒿里行》:“ 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羣凶;初期会 盟津 ,乃心在 咸阳 。”《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 ,大略云欲与 高祖 为 盟津 之会。”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人从

从人,随从的人

如今再去要他这园,不肯时,多叫些人从将花木尽打个稀烂,方出这气。——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宾幕

亦作“賔幕”。1.幕府。 唐 卢象 《送赵都护赴安西》诗:“ 汉 使开宾幕,胡笳送酒巵。”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诗:“宾幕谁嫌静,公门但晏如。” 宋 洪适 《贺方镇江启》:“某自离賔幕,屡换律筩。”

(2).幕宾;幕僚。《旧唐书·孔巢父传》:“ 大历 初, 泽路 节度使 李抱玉 奏为宾幕。”

公门

(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 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2).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 * 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

晏如

安定;安宁;恬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内外清謐,朝野晏如。”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君惠则其民晏如。” 清 沉钦圻 《除夕书事》诗:“入夜四壁清,此心真晏如。”

櫑鞞

击鼓。鞞,同“ 鼙 ”。鼓的一种。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诗:“櫑鞞乾霹靂,斜汉湿蟾蜍。”一本作“攂鼙”。

霹雳

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斜汉

指秋天向西南方向偏斜的银河。《文选·谢庄<月赋>》:“斜汉左界,北陆南躔。” 李善 注:“汉,天汉也。” 李周翰 注:“秋时又汉西南斜,远於左界。” 宋 王禹偁 《七夕应制》诗:“斜汉横空瑞气浮,桥边乌鹊待牵牛。” 清 陆圻 《七夕有感》诗:“黄姑鳷鹊通斜汉,明月嬋娟照戍楼。”

蟾蜍

(1) 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2) 指月球,因为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

追琢

雕琢,雕刻。追,通“ 雕 ”。《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毛 传:“追,彫也。金曰彫,玉曰琢。” 唐 刘禹锡 《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诗:“殷勤望后辈,追琢离雕虫。”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自性灵中出佳,从追琢中来亦佳。”

今后

(1) 将来

今后的一代

(2) 此后;从这以后

今后我要照着她自己的看法去做

敦庞

亦作“ 敦龎 ”。1.丰厚,富足。 明 归有光 《何氏先茔碑》:“凡 何 氏之葬者,悉山泽之敦龎纯固,以忠厚世其家。” 清 钱谦益 《<石田诗钞>序》:“ 石田 生于 天顺 ,长于 成弘 ,老于 正德 初,当国家昌明敦龎,重熙累洽之世。”参见“ 敦厖 ”。

(2).厚大;壮大。 宋 陈亮 《陈府君墓志铭》:“生而敦庞,以壮门户;长则克家,以光厥祖。” 清 钱谦益 《赠文文起宫相六十序》:“敦庞魁硕之人,应运而生。”

(3).敦厚朴实。 汉 孔融 《肉刑议》:“古者敦庞,善否不别。” 明 方孝孺 《王中夫先生像赞》:“生混合治安之时,备敦龎淳厚之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古初

(1).太古之时。《列子·汤问》:“ 殷汤 问于 夏革 曰:‘古初有物乎?’”

(2).古时;往昔。 宋 王安石 《赐历日谢表》之一:“恭维皇帝陛下道迈古初,德绥方 夏 。”《宋史·礼志四》:“礼官不能推明经训,务合古初,反雷同其论以惑时主。” 章炳麟 《辨诗》:“自 王粲 而降,作者抗志,欲返古初,其辞安雅,而惰弛无节者众。”

井台

(1).井栏。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 孙犁 《村歌》上篇十三:“人们在井台上说着笑着,换班浇着。”

(2).即 冰井台 , 三国 魏 曹操 所筑,故址在今 河南省 漳县 西南。 唐 贾岛 《寄李辀侍郎》诗:“ 井臺 怜 操 ( 曹操 )筑, 漳 岸想 丕 ( 曹丕 )疏。”

操筑

拿着木杵打墙。筑,打墙用的木杵。指 傅说 为版筑之奴事。《楚辞·离骚》:“ 説 操筑於 傅巖 兮, 武丁 用而不疑。” 唐 薛稷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诗:“ 傅巖 既紆鬱, 首山 亦嵯峨;操筑无昔老,採薇有遗歌。”

当直

(1).值班。《宋书·百官志下》:“太子出,则当直者前驱导威仪。” 唐 王建 《赠郭将军》诗:“承恩新拜上将军,当直巡更近五云。”《水浒传》第一○三回:“当直军汉説:‘黑夜里谁肯担这干係,放你进去?’”

(2).指仆人。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出:“只被当直蒿恼,日夜駡着伊。” 钱南扬 校注:“本谓值班。直与值通。这里指僕人。”《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只有 万员外 的女儿 万秀娘 ,与他 万小员外 ,一个当直,唤做 周吉 ,一担细软头面金银钱物笼子,共三个人,两匹马。”

(3).照顾。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四五出:“[浄]从小我惜伊,伊去婆亦去。[合]病尤未可。[浄]婆一路当直你。”

石渠

(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抱疾

抱病。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吾抱疾多年,不復为文。” 唐 徐夤 《旅次寓题》诗:“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 明 高启 《卧病东馆简诸友生》诗:“抱疾卧东城,文墨成久荒。”

苏门

山名。在 河南省 辉县 西北。又名 苏岭 、 百门山 。 晋 孙登 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 孙登 。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 阮籍 之见 苏门 ,止闻鸞啸。” 唐 庞德公 《与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 峴亭 清夜月,与君长啸学 苏门 。”参见“ 苏门啸 ”。

楚泽

古 楚 地有 云梦 等七泽。后以“楚泽”泛指 楚 地或 楚 地的湖泽。 唐 刘长卿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诗:“龙驤校猎 邵陵 东,野火初烧楚泽空。” 唐 许裳 《登凌歊台》诗:“江截 吴 山断,天临 楚 泽遥。” 宋 张孝祥 《望江南·赠谈献可》词:“未试玉堂挥翰手,只今 楚 泽钓鱼翁。万事举杯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妾系本 吴 门,家侨 楚 泽。”

语嘿

见“ 语默 ”。

延接

引见接纳

延接来宾

心源

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 元稹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乾》《坤》之妙。”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纯莹智照直证心源,不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发挥光大。”

滓淤

污泥;污浊的东西。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诗:“语嘿曾延接,心源离滓淤。”

生鱼

(1).未煮过的或活的鱼。《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鱼行》:“卖生鱼则用浅抱桶,以柳叶间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卖。”《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外面早有山上山下远村近邻的许多老少男女都来上祭:也有拿陌纸钱来的……又有煮两隻肥鸡,拴一尾生鱼来供的。”

(2).谓可以养鱼。用以形容雨水多。 唐 杜甫 《秋述》:“秋, 杜子 卧病 长安 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