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

历史知识

巡抚怎么写好看

巡抚怎么写好看

官名。(1)巡视安抚地方的特遣官员。唐高宗时,以河南、河北等地灾害,遣使分道巡抚,存问赈给。宰相来恒为河南道巡抚使,薛元超为河北道巡抚使,尚书左丞崔知悌为江南道巡抚使。其后,或名安抚,或名存抚,或名宣抚,皆为奉旨以恤凶灾的特遣官员。至宋则成定制,地方凡遇灾害,即遣廉访官员,以其官职高卑或名巡抚大使、副大使,或名安抚使、副使等。官卑者不加“使”字,只称巡抚。俱为临时差遣,事毕则解。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遣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永乐十九年(1421)始以朝臣巡视地方、安抚军民,谓之巡抚,或名镇,仍非地方专任,事毕即停。(2)地方长官。明宣德五年(1430)始于各省专设,成为定员。景泰四年(1453),加都御史衔。名称以管辖地区及职责不同而时相参错。巡抚兼军务,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众者,加总督。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以及总理巡视抚治等员,皆加都御史衔或副佥都御史衔。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初沿明制,无定员。后以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各置一人,为地方政府长官,总揽一省军政,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核群吏。遇乡试则充监临官,总摄场务。遇武科,充主考官。标下置参将游击属官。地位略低于总督,定制为正二品。雍正元年(1723)定巡抚衔制,由侍郎授者改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由学士、副都御史及卿员、布政使等官授者俱为右副都御史,由左佥都御史或四品京堂按察使等官授者俱为右佥都御史乾隆十四年(1749)定,巡抚不由侍郎授者,俱兼右副都御史,是否兼兵部侍郎衔由吏部请旨定夺。兼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别称抚台、抚军、抚院、部院等。

词语分解

  • 巡抚的解释 古代官名,明代指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指掌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官员
  • 巡的字典解释 巡 xún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
  • 抚的字典解释 抚 (撫) fǔ 慰问:抚恤(安慰和周济)

历史知识推荐:安左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如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巡抚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