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似黄冠林下住,何须控鹤上瀛洲

王炎到胡道士草庵二首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王炎的《到胡道士草庵二首》

全文:
绿阴啼鸟户庭幽,解带聊为一夕留。
行李未知何日了,转蓬方觉此生浮。
市朝役役兔三窟,今古悠悠貉一丘。
得似黄冠林下住,何须控鹤上瀛洲

王炎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王炎得似黄冠林下住,何须控鹤上瀛洲书法作品欣赏
得似黄冠林下住,何须控鹤上瀛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得似

怎似;何如。 五代 齐己 《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 汉 使,得似洋洋 河 水,依旧只流东?” 明 刘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诗:“吾儕幸味苦,得似道傍李?”

黄冠

(1) 黄色的冠帽,多为道士戴用

(2) 用以指代道人

入华山为黄冠。—— 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范君为黄冠矣。

空空黄冠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控鹤

(1).相传 周灵王 太子 王子乔 喜吹笙,学凤鸣,道士 浮丘公 接他上 嵩山 。三十年后,有人找到他,他说:叫我家里人在七月七日那天在 缑氏山 等我。到时候, 王子乔 骑着白鹤在山顶上向大家招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后因以“控鹤”指得道成仙。 晋 孙绰 《游天台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 南朝 齐 孔稚珪 《褚先生伯玉碑》:“是以 子晋 笙歌,驭凤於天海; 王乔 云举,控鹤於玄都。”亦作“ 控鵠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休水 ﹞发侧 緱氏原 ,《开山图》谓之 緱氏山 也,亦云仙者升焉。言 王子晋 控鵠斯阜, 灵王 望而不得近,举手谢而去。”

(2).宿卫近侍之官。 唐武后 尝置控鹤府,后改称奉宸府,寻废。 昭宗 时复置控鹤排马官。其后历代禁军亦有以控鹤为名者, 五代 有控鹤军; 宋 有控鹤监,亦设有控鹤军。参阅《新唐书·则天*皇后纪》、《新唐书·兵志》、《新五代史·唐明宗纪》、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元史·世祖纪》。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王炎名句,到胡道士草庵二首名句

公众号
0
纠错

名句推荐

诗词推荐

诗词名句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