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饮酒数日而乐》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时间:2021-06-18 04:37:21
晏子春秋
原文: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左右曰:“仁人亦乐是乎?”梁丘据对曰:“仁人之耳目,亦犹人也,夫奚为独不乐此也?”公曰:“趣驾迎晏子。”
晏子朝服而至,受觞,再拜。公曰:“寡人甚乐此乐,欲与夫子共之,请去礼。”晏子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皆欲去礼以事君,婴恐君之不欲也,今齐国五尺之童子,力皆过婴,又能胜君,然而不敢乱者,畏礼义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婴闻之,人君无礼,无以临邦;大夫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不可去也。”公曰:“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晏子曰:“左右何罪?君若无礼,则好礼者去,无礼者至;君若好礼,则有礼者至,无礼者去。”公曰:“善。请易衣革冠,更受命。”晏子避走,立乎门外。
公令人粪洒改席,召晏子,衣冠以迎。晏子入门,三让,升阶,用三献礼焉,嗛酒尝膳,再拜,告餍而出。公下拜,送之门,反,命撤酒去乐,曰:“吾以彰晏子之教也。”
景公游于菑,闻晏子死,公乘侈舆服繁驵驱之。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往。至,景公操玉加于晏子尸上而哭之,涕沾襟。
章子谏曰:“非礼也。”公曰:“安用礼乎?昔者吾与夫子游于公阜之上,一日而三不听寡人,今其孰能然乎!吾失夫子则亡,何礼之有?夫子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于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免而哭,哀尽而去。
(取材于《晏子春秋》,有删改)
译文/翻译:
公连续多日饮酒,十分高兴,脱去衣帽,亲自击缶,对左右之人说:“仁人也以此为乐吗?”粱丘据回答说:“仁人的耳朵和眼睛跟(一般)人一样啊,为什么只有(他)不以此为乐呢?”景公说:“赶紧用车去接晏子。”
晏子身穿朝服来了,接受了酒杯拜了两拜。景公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快乐,想同先生一同享有,请不要讲究礼节了。”晏子回答说:“您的话不对啊!群臣都想不讲究礼节而事奉君王,我担心您不想要这样,现在齐国身高五尺的小孩子,力气都比我大,也比君王大,但(他们)不敢犯上作乱,(是因为)畏惧礼义啊。君王如果不讲礼义,就不能够领导他的臣子;臣下如果不讲礼义,就不能事奉他的国君。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的原因,(是)因为(人)有礼义啊。我听说,君王没有礼义,就不能治理他的邦国;大夫没有礼义,官吏就不会恭敬;父子没有礼义,他的家一定不吉祥;兄弟没有礼义,就不能长期和睦。《诗经》说:“‘人如果不讲礼义,为什么不早点儿死掉!’所以,礼不能摒弃掉啊。”景公说:“我不聪明,身边不良的人,过分地蛊惑我,才到了这个地步,让我杀了他们。”晏子说:“身边的人有什么罪?您如果不讲礼义,那么爱好礼义的人就会离您而去,不讲礼义的人就会到来;您如果讲礼义,那么爱好礼义的人就会到来,不讲礼义的人就会离去。”景公说:“好。让我更换衣帽,再听听(先生的)教导。”晏子回避出去,站在门外。
景公让人清扫庭路,撤换酒席,召进晏子,穿戴得整整齐齐地迎接他。晏子进门,推让了三次,登上台阶,用献酒三次的礼节,含了一口酒,吃了一口菜,拜了两拜,说自己吃饱了就出去了。景公回礼,送到门口,返回,命令撤去酒席、停止奏乐,说:“我(要)以此来彰明晏子的教导。”
景公在菑游玩,听说晏子去世了,景公乘着白色壮马驾的快车一路赶去。自认为车太慢了,就下车急走,知道急走还是比不上乘车快,就又乘车。等到了都城后,就下车往前跑,一边哭一边(向前)去。到了之后,景公拿着玉器放在晏子尸体上哭悼他,眼泪沾湿了衣襟。
章子劝谏说:“(这样做)不合礼仪。”景公说:“哪里还用得着礼仪啊?从前我和先生(晏子)在公阜之上闲游,(先生)一天之中三次(对我劝谏)而不屈从于我(的意见),现在谁还能这样做啊!我失去先生就要完了,还有什么礼仪可讲?先生没日没夜地指摘我(的过失),一丝一毫也不遗漏,我还是过于放纵却不知收敛,使百姓深深地积聚了怨恨。现在上天降祸到齐国,不加罪于我,而加罪于先生,齐国的社稷很危险了,百姓将向谁请求呢!”(景公)摘下帽子放声痛哭,极尽哀痛之情后,方才离去。
《景公饮酒数日而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