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前言3(5)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值得注意的是,伊波利特这一人物的某些特点,是影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比如伊波利特说他只要向人民大众说一刻钟的话,大家就会拥戴他,跟他走,等等.试看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六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写给卡特科夫的信中曾提到,"我们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就常说,他只要跟人民谈一刻钟的话,他就会立即说服他们转向社会主义."(《书信选》第一五一页.)
    可见,伊波利特这一形象具有极大的论战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心是一分为二的.有些人身上常常是善恶并存,人性与兽性并存.他不承认"人之初,性本善",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恶之分.但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善战胜恶,还是恶战胜善,应该由每个人自己负责,而不应归咎于社会,归咎于环境.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中说:"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是那么美好,仿佛是上帝恩赐的一般,你甚至不敢设想他们有朝一日会变坏."又说:"刽子手的特性存在于每一个现代人的胚胎之中,然而人的兽性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的兽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胜过了他的其他特性,这个人自然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怪物."(《死屋手记》,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第七九.二五二页.)
    《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是"一条绝顶聪明的毒蛇",他在做坏事的时候,也头脑冷静,懂得善与恶的界限,但是他可以同时宣扬两种互相排斥的思想,而又不相信其中的任何一种.正如他谈到自己时所说:"我依然像素来一样可以希望做好事,并从中感到愉快;同时,我又希望干坏事,并且也感到愉快."他甚至说,从审美的观点看,他看不出"一桩禽兽般的yin6*乱行径,跟任何一件丰功伟绩,甚至是为人类献身的行动,有什么区别."(参看《群魔》第三三八页.他甚至"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中发现了相同的美,尝到了同样的快感.")
    《白痴》中的列别杰夫是个小丑.拍马逢迎者.阴谋家和造谣诽谤者,但又可以同时是个头脑清醒的哲学家和宗教宣传家.
    人的善恶是天性,还是环境使然,存在决定意识?这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争论的焦点.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善恶是人的天性.在同样的环境下,一个人作何选择,这才是主要的.人属于社会,但并非全部属于社会.
    正如《罪与罚》中的拉祖米欣所说:"争论是从社会主义者的观点开始的.......犯罪是对社会制度不正常的抗议."他接着又说:"他们把一切都归之于'环境的影响,......此外就再没有别的了!这就是他们爱用的词句!从这里直接得出:如果把社会正常地组织起来,......一切犯罪行为就会立刻消失,因为再没有什么可抗议的了,大家转眼之间就都成了正人君子.天性是不被考虑在内的.天性是被排除的,天性是不应该存在的!"(《罪与罚》,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第三三八页.)
    《白痴》中提到好几件谋财害命的凶杀案.作者通过书中人物不止一次地嘲笑了"sha6*人是因为穷"这一荒谬论点:"我看,世界末日当真到啦.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奇谈怪论."
上一篇:白痴-前言2
下一篇:白痴(一)-第一部-01
目录:白痴
公众号
0

猜你喜欢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文学名著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