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前言3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三个同心圆是永恒,永恒的主题......人,人的哲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十八岁的时候就立志"研究'人和人生的意义,".他说:"人是一个谜.必须解开这个谜,即使你一辈子都在解这个谜,你也不要说你浪费了时间;我正在研究这一秘密,因为我想做一个人".(《书信选》第九页(译文略有改动).)他认为人是复杂的,人心是个秘密.他曾在他的笔记中写道:"任何人都是复杂的,而且深得像大海,特别是神经质的现代人."有些人貌似简单,实际上很复杂.他内心的秘密,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的秘密,有时连他自己都觉察不出来,只觉得模模糊糊地一闪而过或者盘旋不去.他到底在想什么,连他自己都猜不透.正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所说:"奇怪的是,他心头忽然产生一种按捺不住的烦恼情绪,而且每走一步,越接近家门就越厉害.奇怪的还不在烦恼,而在于伊凡.费多罗维奇始终弄不清烦恼的是什么."(《卡拉马佐夫兄弟》,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第三九六—三九七页.)这就是人心的秘密,潜意识的秘密.
但是,人与人不同,同是复杂,但彼此各异.
《白痴》中每个人都是个谜,都处在自相矛盾之中.
书中的梅什金公爵是作者的理想,是基督式的"十全十美"的人,是作者把他作为"绝对美好的人"进行描写的.即便他也处在不断的矛盾和思想斗争之中.比如,他鄙视加尼亚,看透了他利欲熏心.仗势欺人的丑恶灵魂,但是他又可怜他,可怜他的堕落,希望能用自己的榜样来感化他,使他改恶从善.再如,他看到罗戈任愚昧无知,天性粗野,爱与恨交织在一起,无所不用其极,曾试图杀害梅什金公爵,可是梅什金公爵却不相信手持利刃,试图加害于他的凶手竟会是他的把兄罗戈任.最后,罗戈任由于得不到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的爱,一刀刺死了她.为此,梅什金受到了极大震动,可他仍旧以克制.宽恕和爱对待罗戈任.试看本书结尾最激动人心的场面之一......梅什金公爵和罗戈任并排躺在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的尸体旁,两个情敌,两个结拜兄弟,在他们两人心爱的女人身旁,互相怜悯,互相同情.又如,梅什金看透了俄国贵族的腐败.荒淫.落后和不学无术,可是他却在叶府的晚会上说:"我听到过许多议论,自己过去也曾对此深信不疑,有人说上流社会只剩了空架子,一切都虚有其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本质已荡然无存;但是我现在亲眼看到,在我国这是不可能的;......难道你们现在统统是伪君子和骗子手吗?我方才听到N公爵讲的故事:难道这不是既淳朴敦厚而又热情洋溢的幽默吗?难道这不是真正的慈悲为怀吗?难道这样的话能出自一个......半死不活.心智均告枯竭的人之口吗?难道一群行尸走肉能够像你们对待我这样来对待我吗?难道这不是......一群建设未来,实践希望的栋梁之材吗?难道这样一些人能不懂,能落在时代后面吗?"梅什金既看到俄国贵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一些伪君子和骗子手,是一些落在时代后面的行尸走肉,同时又"恨铁不成钢",希望他们重振雄风,建设未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而梅什金的复杂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同时爱着两个女人.当叶夫根尼.帕夫洛维奇问他:"这么说,两个女人您都想爱?"他答道:"唉,是的,是的!"其实,他真爱的是阿格拉娅,对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只是怜悯.可是当这两个女情敌争相得到他的爱的关键时刻,他却站到了被rou6*躏.被羞辱.蒙受过巨大不幸和痛苦的纳斯塔西娅.菲利波芙娜一边.然而,他在答应同她结婚以后,又惶惶乎不可终日,总觉得丢掉了什么,想去找阿格拉娅解释,请她原谅.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三 志第三
《辽史》 ◎营卫志下 部族下说唐三传-第24回-飞钹僧连伤二将-窦一虎揭榜求婚
《说唐全传》 不表番营讨战,再言军士报入帅府:&q序 琵琶
《乐府杂录》 始自乌孙公主造,马上弹之。有直项第十三卷 张道陵七试赵升
《喻世明言》 但闻白日升天去,不见青天走下来。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明史》 ◎神宗二 二十五年春正月丙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九
《隋书》 ◎经籍三 子 《晏子春秋米开朗琪罗传-下编-舍弃-03-孤独
《米开朗琪罗传》 这悲惨世界(二)--第二部-珂赛特-第三卷-完成他对死者的诺言
《悲惨世界》 一退步宽平,清淡悠久
《菜根谭》说唐后传-第46回-猩猩胆飞砧伤唐将-红幔幔中戟失摩天
《说唐全传》 诗曰: &nb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
《西游记》 且不言唐僧等在华光破屋中,苦奈夜简·爱(下)-29
《简爱》 接傲慢与偏见(下)-第61章
《傲慢与偏见》 贝卷一百三十六 列传第六十一
《新唐书》 ◎李光弼 李光弼,营州柳城学问第十五 卷下
《鶡冠子》庞子问鹖冠子曰:「圣人学问服师也,亦有终卷一百五十九 志第一百十二
《宋史》 ◎选举五(铨法下) ○远州复活(下)-第三部-24
《复活》 虽卷三 宋本纪下第三
《南史》 太宗明皇帝,讳彧,字休景,小字荣第六病室-15
《第六病室》 安附录三 祭文
《欧阳修集》 韩忠献王〈琦〉 维熙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