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卷10(7)
作者:卢梭
那末记忆好似心灵之腹,快乐或忧愁一如甜的或苦的食物,记忆记住一事,犹如食物进入腹中,存放腹中,感觉不到食物的滋味了.
设想这个比喻,当然很可笑,但二者并非绝无相似之处.
又如我根据记忆,说心灵的感情分:愿望.快乐.恐惧.忧愁四种,我对每一种再分门类,加上定义;所有论列,都得之于记忆,取之于记忆,但我回想这些情感时,内心绝不感受情绪的冲动.这些情感,在我回忆之前,已经在我心中,因此我能凭借回忆而取出应用.
可能影象是通过回忆,从记忆中提出来,犹如食物的反刍,自胃返回口中.但为何谈论者或回忆者在思想的口腔中感觉不到快乐的甜味或忧愁的苦味?是否二者并不完全相仿,这一点正是二者的差别?如果一提忧愁或恐惧,就会感到忧惧,那末谁再肯谈论这些事呢?另一方面,如果在记忆中除了符合感觉所留影象的字音外,找不到情感的概念,我们也不可能谈论.这些概念,并不从肉体的门户进入我心,而是心灵本身体验这些情感后,交给记忆,或由记忆自动记录下来.
十五
是否通过影象呢?这很难讲.
我说:"石头","太阳";面前并没有岩石.太阳,但记忆中有二者的影象,供我使唤.我说身上的"疼痛",我既然觉不到疼痛,疼痛当然不在场,但如果记忆中没有疼痛的影象,便不知道指什么,也不知道和舒服有什么区别.我说身体的"健康",我的确无病无痛,因此健康就在身上,但如果健康的影象不存在我的记忆中,我绝对不可能想起健康二字的含义;病人听到健康二字,如果记忆中没有健康的影象,虽则他身上正缺乏健康,但也不会知道健康是什么.
我说计数的"数字",呈现在我记忆中的,不是数字的影象,而是数字本身.我说"太阳的影象",这影象在我记忆之中,我想见的,不是影象的影象,而是太阳的影象,是随我呼召,供我使唤的影象.我说"记忆",我知道说的是什么,但除了在记忆之中,我哪里去认识记忆呢?那末呈现在记忆之中的,是记忆的影象呢,还是记忆本身?
十六
我说"遗忘",我知道说的是什么;可是不靠记忆,我怎能知道?我说的不是遗忘二字的声音,而是指声音所表达的事物,如果我忘却事物本身,便无从知道声音的含义.因此在我回想记忆时,是记忆听记忆的使唤;我回想遗忘时,借以回想的记忆和回想到的遗忘同在我前.但遗忘是什么?只是缺乏记忆.既然遗忘,便不能记忆,那末遗忘怎会在我心中使我能想见它呢?我们凭记忆来记住事物,如果我们不记住遗忘,那末听到遗忘二字,便不能知道二字的意义,因此记忆记着遗忘.这样遗忘一定在场,否则我们便会忘掉,但有遗忘在场,我们便不能记忆了.
那末,能否作下面的结论:遗忘并非亲身,而以它的影象存在记忆中,如果亲自出场,则不是使记忆记住,而是使记忆忘记!
谁能揭开这疑案?谁能了解真相?
主,我正在探索,在我身内探索:我自身成为我辛勤耕耘的田地.现在我们不是在探索寥廓的天空,计算星辰的运行,研究大地的平衡;是在探索我自己,探索具有记忆的我,我的心灵.一切非我的事物和我相隔,不足为奇.但有什么东西比我自身更和我接近呢?而我对于记忆的力量便不明了,但如果没有这记忆力,我将连我自己的姓名都说不出来:我又能记得我的遗忘,这是确无可疑的事实.这怎样讲呢?是否能说我记起的东西并不在我记忆之中?或是说遗忘在我记忆之中,是为了使记忆不遗忘.这两说都讲不通.
公众号
0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
《苏轼集》 ◎尺牍八十四首(本卷实为八十三首卷一
《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汉书》 传曰:“思心之不A12,是谓不圣卷六 经部六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易类六 △《易经通注》·严位第四
《司马法》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沉船-第62章
《沉船》 卡卷三十七(唐书) 明宗纪三
《旧五代史》 天成元年秋八月乙酉朔,日有食之。卷一百六十六 第一百一十九
《宋史》 ◎职官六 ○殿前司 侍卫幻灭(中)-第二部-外省大人物在巴黎-31-上流社会
《幻灭》 一说唐三传-第35回-薛丁山身陷洪水阵-程咬金三请樊梨花
《说唐全传》 适才话言不表.再言次日天明,大唐元帅卷二十八下 志第十八下
《新唐书》 ◎历四下 ○六曰步交会术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七
《清史稿》 ○韩超 田兴恕 曾璧光 席卷八十四 志五十九
《清史稿》 ◎礼三(吉礼三) 历代帝王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史记》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卷四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
《魏书》 ◎源贺 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
《晋书》 ◎乐上 夫性灵之表,不知所卷一百一 志七十六
《清史稿》 ◎乐八 清代乐制,有中和韶安娜_卡列宁娜(上)-第6部-26
《安娜·卡列尼娜》 八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三十六计》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原典】卷二十五 论语七
《朱子语类》 ◎八佾篇 △孔子谓季氏章 季